九歌 河伯

与女[1]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2];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3];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4];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5]。

作品评述

【注释】:
[1]:通“汝”。
[2]:音“罗”。
[3]:音“回”。
[4]:音“护”。
[5]:音“余”。

①女(ru3汝):汝,你。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
 ②冲风:隧风,大风。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③骖螭(can1 chi1餐吃):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④崑崙: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⑤极浦:水边尽头。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⑥灵:神灵,这里指河伯。
 ⑦鼋(yuan2元):大鳖。逐:追随,跟从。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⑧渚(zhu3主):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
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
 ⑨流澌(si1斯):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⑩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
 ⑾美人:指河伯。南浦:向阳的岸边。
 ⑿邻邻:一本作“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媵(ying4硬):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

【简析】:
本篇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楚人淫祀的特色,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

河伯本指黄河之神,至战国时代人们把各水系的河神统称河伯。当时楚国国境未达黄河,所祭的只是河神。

据考本篇可能是记叙河伯与洛水女神前期相恋之事。一是因为洛水在黄河之南,不是远离楚国的其它水系;二是因为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宓妃性情放荡,曾与后羿相恋,故有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河伯上告于天帝请诛后羿之事。

我和你河伯游在九河之上,
大风吹起河面上掀动波浪。
随你乘着荷叶作盖的水车,
以双龙为驾螭龙套在两旁。

登上河源昆仑向四处张望,
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
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归去,
惟河水尽处令我寤寐怀想。

鱼鳞盖屋顶堂上画着蛟龙,
紫贝砌城阙朱红涂满室宫。
河伯你为什么住在这水中?

乘着大白鼋鲤鱼跟随身旁,
随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
浩浩河水缓缓地往东流淌。

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
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来迎接我河伯,
为我护驾的鱼儿排列成行。

【赏析】
  河伯即黄河之神,河神是尊贵的地祗,商周以来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而楚国虽一向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国境内的江汉等河。《左传·哀公六年》曾记载这么一件事:“(楚)昭王有疾,卜日:‘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可知春秋时代楚昭王因为黄河不在楚国地望之内,所以不肯祭河伯。而据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的考证,战国时楚国的势力范围已达到黄河流域的南侧,故陈子展以为这时“楚国王室祭祀河伯,已经不算违犯‘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什么大道理,也就是不违犯他们的先代昭王的遗教了。”(《楚辞直解》)不过,也有学者如姜亮夫认为《庄子·秋水》以及《外篇》诸篇皆言河伯事,“则南楚传河伯之事最丰盛,不得以不祀河为说”(《屈原赋校注》)。总之,不论楚祀河伯起于何时,在屈原的时代,确有此事,当可无疑。

  今人多以为《九歌》各篇中表现人神恋爱的内容颇多,郭沫若认为本篇的内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屈原赋今译》),河洛之神相爱虽有来历,但《九歌》的主旨是祭神,是在歌颂天神地祗人鬼,河神是黄河的代表,那么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什么不可表现其伟大呢?况且,诗的文本中又没有“隐思君兮啡侧”(《湘君》)、“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思公子兮徒离忧”(《山鬼》)之类明白显示相思的言辞可作直接的证据,因此,本诗不妨理解为主祭者随着河神对黄河所做的一番巡礼。

  此诗一开头,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河神遨游黄河,驾着水车,车顶覆盖着荷叶。驾车的是神异的飞龙,两龙为驾,螭龙为骖,是何等的威赫。

  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还忘了归去。昆仑虽是作者的故乡(帝高阳的发祥地),但他所怀念的家却是在遥远的河上。看到这里,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屈原认宗亲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贯穿着他对楚国楚君和楚国人民的精诚之爱。他愁思未解时,往往想到故乡(昆仑)。河伯看到故乡后就很悲伤,悲伤之后还是得回到家里(对屈原来说就是郢都)。这种情愫既在《离骚》、《远游》等篇中都有明显的流露,那么在本诗中应是又一次表现。

  那么河伯的家又是怎样呢?是锦鳞披盖的华屋,是雕绘蛟龙的大堂,紫贝堆砌的城阙,朱红涂饰的宫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极自然的。居所如此的华美,却为何还要发问呢?对此,过去一些解说有点勉强,联系上文,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但内心的矛盾对于有着博大胸怀的河伯来说毕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来仍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按: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神人驾龙车,鲤鱼在旁边游动的画面),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缓缓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当河伯欲再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送他(按:“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河伯巡视于黄河下游,那波涛滚滚而来,热烈地欢迎河伯的莅临,那成群结队排列成行的鱼儿伴随着河伯,为他护驾。这里的人物关系转换很明确,主祭者告别后,波涛欢迎、鱼儿随从的对象只是河伯。末一个“予”字,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暗示了楚国人民对作者的感情。 (王宏理)

诗词推荐

侬家活计本天然,刹刹尘尘见普贤。犀角一星蟾影透,神珠九曲蚁丝穿。觉非渐次亡棱缝,幻自消鎔得混圆。妙应通身无向背,古菱花不染媸妍。

悠悠东武云,来抱南山岑。南山有寒泉,云影落泉心。泉古湛不流,云静閒不飞。相与待明月,千载发光辉。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犹喜相逢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今冬不雪何关事,值伴孤芳却欠伊。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独立千林压众葩,正由风骨傲烟霞。谁教群玉峰头客,也染红裙一幅纱。

空有奇胸貯石渠,功名不许老头丰。凭君细阅寒窗下,还有它年房杜无。

苍茫烟景晦,舟楫自如家。宿处随鸥鸟,秋初惜月华。遥心连浦雁,归萝滞江花。为客谁知者,疏灯水一涯。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稍觉林影疎,已见东方白。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问讯江南客。怕秋崖、苔荒诗屋,云侵山屐。留得钓竿西日手,梦落鸥傍鹭侧。倩传语、溪翁将息。四十飞腾斜暮景,笑双篷、一懒无他画。惟饱饭,散轻策。世间万事知何极。问乾坤、待谁整顿,岂无豪杰。水驿山村还要我,料理松风竹雪。也不学、草颠诗白。自有春蓑黄犊在,尽诸公、

幽趣无人会,人应为我愁。山深云易聚,市远酒难谋。恃力貙惊鹿,争巢鹊避鸠。老夫春睡美,蝴蝶是庄周。

刻烛知无取,争先素未精。本图忘物我,何必计输赢。赌墅终规利,焚囊亦近名。不如相视笑,高咏两三声。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世事惟尊酒,清狂寄海东。濯缨千涧里,步屟万花中。放杖留青草,将衣挂碧松。西林云寂寂,到晚自鸣钟。

十年前事付流水,清梦悠悠何处寻。老去谁怜三献玉,生来不受四知金。穷途赖有陈雷友,大雅应殊郑卫音。俗子纷纷败人意,何时握手再论心。

兰江路尽按荆江,竹屋萧条草树荒。许久长晴坐极暑,霎时疏雨做重阳。明眸纵少新开菊,随量何妨浅旧游。烂漫赋诗兼酪酊,不在嘉节若为酬。

忆昔移家,着处偷生,*有余霜。遭几番惊怕,青天霹雳,满怀愁闷,苍海汪洋。故步全非,新知误喜,袜线初无尺寸长。龙钟后,方马归伏枥,龟作*床。年来饮不盈觞。也不爱、花枝锦绣香。与山僧野老,交情淡淡,盘蔬盂饭,清话浪浪。燕子重来,桃花应笑,四壁空空一草堂。偿诗债

酒欲醒时邻已静,斗横月落尚闻桡。炷香杯茗灯相照,不枉人生又一宵。

无酒无钱不可赊,穷居犹胜走天涯。晴轩小圃篱门掩,时有人来觅菊花。

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