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丛馥郁早抽芽,金蕊斓斑晚著花。
秋意祗应宜淡泊,化工可是惜铅华。
轻烟细雨重阳节,曲槛疏篱五柳家。
暮醉朝吟供采摘,更怜寒蝶共生涯。

作品评述

《菊》是一首宋代刘子翚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成长和秋天的景色,表达了淡泊名利、珍惜时光的主题。

译文:
青丛馥郁早抽芽,
金蕊斑斓晚著花。
秋意祗应宜淡泊,
化工可是惜铅华。
轻烟细雨重阳节,
曲槛疏篱五柳家。
暮醉朝吟供采摘,
更怜寒蝶共生涯。

诗意: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描绘了菊花的成长过程和秋天的景色。菊花早早地从青丛中抽出嫩芽,到晚上金黄的花蕊斑斓地开放。作者通过描绘菊花的成长和秋天的景色,表达了淡泊名利、珍惜时光的主题。秋意深厚,应该以淡泊的心态来面对世俗的荣华富贵,而不是追求虚荣的外表。化工指的是人工炼制的艳丽颜料,作者认为这种人为的美丽是可惜的,暗示珍惜自然的朴素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菊花的成长和秋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的追求和珍惜时光的态度。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早抽芽与晚著花、淡泊与铅华、轻烟细雨与重阳节等,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诗人通过描绘轻烟细雨和曲槛疏篱,展现了深秋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最后两句“暮醉朝吟供采摘,更怜寒蝶共生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整首诗以寥寥数语道出了淡泊名利、珍惜时光的哲理,使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安慰。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弹丸弩矢取飞禽,日日端亲望远林。百发少曾能一中,可怜轻动杀生心。

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郁郁桓桓。有规有矩。务在和光。同尘共垢。各竟其心。为国蕃辅。誾誾行行。非法不语。可否相济。阙则云补。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土屋茅茨山万重,阴云不解雨濛濛。桃源目断知何处,身在杜陵诗句中。

秋气萧条宋玉悲,西风唯有雁相宜。秦淮岸上青青草,想见繁霜未落时。

赫赫玄功被穹壤,皇皇至德洽生灵。开基拨乱妖氛廓,佐命宣威海内清。

草田高下乱虫鸣,凉袭衣襟夜气清。河汉横秋平野阔,山窗无月一灯明。孤蓬倦倚难成梦,宿鸟相呼忽转更。近郭不妨归近夜,到门犹有读书声。

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尽权无著印,不是等闲僧。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

齐国壮士侪要离,念母与姊生慈悲。既而母死姊同户。乌乎丈夫一死泰山重,胡为轻付市井儿。

四海刘居士,诗书论议深。苦吟天与性,醉卧月空沉。囊有壶公药,身无戚里心。高怀不我弃,他日重来寻。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今古俱无忌惮情,厄台犹敢尚为名。裔孙不复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见愠仲由空肮脏,脍肝盗跖尚彭亨。圣人道大故难用,谁听弦歌兕虎声。

美醪奇馔,信任恣饮,丰餐最好。醉经饱德,唯歌自舞,喜乐论道。频频拈弄灵芝草。使异香来到。云霞覆焘,鹤鸾前引,却赴蓬莱岛。

洛下园池不闭门,洞天休用别寻春。纵游只却输闲客,遍入何尝问主人。更小亭栏花自好,侭荒台榭景才真。虚名误了无涯事,未必虚名总到身。

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後离离湖上花。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重芳叠秀。风约仙云皱。椿不争年松与寿。共出皇家忠孝。仁深枯冷皆蒙。托根不倚东风。日照恩光万里,暖生塞草丛中。

庭萱戢戢漏新春,槛外梅花冷带云。与客对床风撼竹,一灯殊喜细论文。

六幅轻绡画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分明记得曾行处,只欠猿声与鸟啼。

照眼石榴裙褶红,回头浪蕊随春空。春归湓浦风尘外,诗到淮南烟雨中。护田将绿一水同,造化夺巧非天公。锦囊不尽思无穷,我欲从之歌元丰。

多病侵寻鬓欲秋,自惭何止四宜休。青松十里嵩源路,醉倒仙台是乐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