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作品评述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是明代文人周藩宗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端坐意不适,
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
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
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
独上竹西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市)的一次邂逅和内心的感受。诗人端坐而思虑烦闷,夏天的林木已经透露出秋天的凉意。突然遇见了来自关外的使者,使他暂时放下了对朝廷的忧虑。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田野,池塘中的烟雾在夜幕降临时变得淡薄。诗人怀念远方的朋友,想要与他交流心情,于是独自登上竹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的景物和诗人的心情,展示了作者的闲适和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夏秋交替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烦闷和不适。然而,这种情绪在诗人遇见关外使者后得到了一时的缓解,使他暂时忘却了朝廷的忧虑。诗中出现的野日残照和池烟淡夕流等景物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感受。最后,诗人独自登上竹楼,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这首诗词结构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夏林飒已秋、野日回残照等,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表现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情、思考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体味到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变幻。

诗词推荐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金橙实佳果,不为土人重。上苑闻未多,谁能为移种。

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客里又深秋,凄凉怕举头。西风吹败叶,叶叶是归愁。

仲冬至仲春,阴隔久不雨。耕农将失时,萌颖未出土。帝心实焦劳,日夜不安处。祷祠烦骏奔,肸飨杳无补。帝时降金舆,遍款灵真宇。百姓知帝勤,变愁为鼓舞。和气能致祥,是日云蔽午。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已见尧为君,安问谁为辅。

有瑑期实,有编斯册。导以麾仗,奏以金石。祲威盛容,煌煌赫赫。巨工奉之,高灵来格。

望实诸公右,文章百代师。匡时存诏令,谋国见丞疑。易识悲麟意,难追吐凤辞。门生满天下,谁继蔡邕碑。

灯前初见。冰玉玲珑惊眼眩。艳溢香繁。绝胜溪边月下看。铅华尽洗。只有檀唇红不退。倾坐精神。全似当时一个人。

津亭徙倚客衣单,秋尽江南亦已寒。雁翅不禁疏雨湿,枫林初染早霞丹。少年已叹儒冠误,暮境更知行路难。倦马归来踏残日,长吟聊得写忧端。

避地托山翁,归心亦欲东。西村明骑火,北渡撼兵风。抖擞尘衣黑,摩挲泪眼红。何如且深隐,苟活老光鸿。

旧游曾记当年,凤城雨露开晴昼。端门发钥,御炉烟暗,宫花影覆。帝念民劳。俾乘轺传,暂临牛斗。散阳和四照,春光万井,来小试、调元手。职业才华竞秀。汉廷臣、无出其右。九重眷倚,频虚槐鼎,争迎衮绣。爽气西山,绿波南浦,酿成芳酒。趁锋车未到,霞觞共祝,百千长寿。

妾心如关,守卫严甚。欢竟入来,如无人境。妾心如室,欢来居中。键户藏钥,欢出无从。妾为刀背,欢作刀口。欢情自薄,妾情常厚。

芳润园林不似贫,年光无尽逐番新。来禽颜色不禁雨,搏黍语言如惜春。身外岂关吾辈事,镜中已换昔时人。神僊定未超尘俗,犹插金貂侍帝晨。

雨小宁论旱可濡,凉生但喜病微苏。归云返照当年句,落在君家我所无。

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已着风帆似马奔,雪花无数入船门。诗穷到处无医治,愁绝湘江浸楚魂。

无因暂泊鲁阳戈,白发兼愁日日多。只恐雪晴花便尽,数来山寺亦无他。

城外西湖水,泉根暗入池。鱼游如有翼,树老欲无枝。前度故人去,一番新住持。老僧扶杖出,但问孰相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