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处道

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作品评述

《送处道》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处道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谊的珍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上马挑书束破裘,
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
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
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
莫道曾无截镫留。

诗词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勾勒了离别的情景。诗人上马,挑着已破旧的裘袍,意味着他即将离开。他感慨地说,官场的压力使得他无法在这个淡薄的季节里安然享受秋天的宜人氛围。

诗中提到的“二年”指的是诗人在担任某个职位时的时间。他称赞了那里的山水景色,但他心中却充满了离别之情。他离开之后,他的心思会回到过去的社交圈子,因为那里有令他怀念的友人和交往。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考。他说即使远在西川的地方有东方的候鸟回来,也不要说曾经没有离别的痕迹。这句话象征着友情的长久和重要性,即使时光流转,友谊仍然存在。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隐含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这首诗在朴素中透露着深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和友情的珍贵。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吾家在何许,水泉修竹林。鸥鹤失闲伴,跂予有遐心。窗前小梅花,耐霜笑吟吟。小待新酒熟,冷蕊劝清斟。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今年此日江边宅,卧见琼枝低压墙。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醉韶光。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

桑麻腴地莽榛荆,骑士西来剑戟腥。藜藿陋儒心更鄙,但思干羽舞虞廷。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西风扫叶秋初劲,野火烧空晓尚明。尘役未能抛白日,仙家不独有青城。借眠熟睡全无梦,服了黄精体自轻。

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千声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

珠帘绣户迟迟日,柳絮梨花寂寂春。

涧平如划水流迟,湛碧溶溶可染衣。白石栏边人不到,日明风细一鸥飞。

海棠初发为题诗,倏见轻红万点吹。已惜落英铺满地,更怜几片罥蛛丝。

谁家马鬣怀先人,何人牛腰骋奇作。山高水长霜露濡,柏茂松深鸟乌落。曾玄有酒酹凄凉,翁仲无言卧冥寞。胥涛怒起越云横,血洒苍梧双泪落。

六宅新妆促锦,三宫巧仗丛花。一片黄云起处,内人遥认官家

一树含桃火烁空,而今春献隔离宫。只应壮士忧时泪,洒向枝头点点红。

天道频年说好还,到今胡壒没天山。延英为奏平戎策,只在人心国势间。

此生将老竟何为,未信全关造物儿。十载宦游无我拙,一生怀抱有君知。天边故国人空老,江畔黄花谁与期。跨马东归犹是客,离亭别酒莫盈卮。

濯龙门外主家亲,鸣凤楼中天上人。自有金杯迎甲夜,还将绮席代阳春。

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一枝竹叶如溪北,半树梅花似岭南。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石矶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灯暗酒醒颠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蒨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薄忆史丹。

兽额朱扉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一片湖光净见沙,晚来閒上钓鳊槎。山横平野堆寒玉,水绕孤城绾卧蛇。遥认茶烟知禁苑,忽闻机杼得人家。夕阳归路西风急,笑倩旁人整帽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