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
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
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鹄。

作品评述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鉴赏

第一部分

  从开始到“安人在求瘼”二十二句为第一部份,叙述早年之经历和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开篇诗人就截取“别京华”这一经历,将自己萧条冷落的悲凉心境倾吐出来。诗人二十岁时初到长安,踌躇满志,想在长安建功立业,但“布衣不得干明主”的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严酷的现实使他猛然醒悟,出生贫寒的诗人根本没有进身之机。第二句中用一“乃”字,不但表现出诗人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转折,而且巧妙地过渡到下文的叙述。在天真的诗人面前,“别京华”只是他仕途不幸的开始。紧接着“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十字,又叙写了自己以“章句”之学求仕的巨大挫折。文路不通,改走武路,诗人“单车入燕赵”(《酬裴员外以诗代诗》),欲从军边疆,沙场报国建功。他“登蓟门”而遥望,只见沙漠之茫茫,“风尘”(喻边患)之四起,痛悼时艰,“倚剑”感愤,但不料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不禁遥想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得遇雄主,驰骋疆场,建不朽之功业,垂万古之英名,自己却空怀抱国志不免感慨万分。紧接着以“拂衣”、“驱马”两个动作描写,把他对权势压抑的睥睨之态,曲郁难伸的失意之情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他怀着一腔愤懑走向社会下层。“沧州”(水曲之地,此指隐居者所居的地方)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邯郸城廓闪动着他的身影,时而“淹留”于“酒肆”之中,时而“栖泊”于“渔潭”之上,孤独寂寞,尝尽“艰险”;人间“善恶”无不穷尽。然而,诗人“穷且益坚”,长期的挫折,更激励他昂扬奋发。“艰险”的生活,使他对人民的苦难有深刻的了解,更唤起他济世救民的壮志。因此文势至此,突起波澜,唱出了“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的宏伟抱负。“刍荛”,本指割草打柴的人,此指广大穷苦人民,“鼎镬”,是古代施行烹煮酷刑的容器。两句意思是:我愿意拯救老百姓的苦难,谁还顾及由此而触怒当权者而遭到致命的酷刑呢?紧接着“皇情”二字,以纯朴敦厚的上古遗风,与当今“浮薄”的“时俗”相对比,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合理性,并进而提出“任贤”“安人”“求瘼”(瘼,疾病,此指人民的疾苦)的具体措施。以上六句,言简意赅,可谓诗人一生政治理想的纲要。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故交”以下六句。先宕开一笔,以己及人,回应“酬薛三据”的题旨,继而以“灵奇”赞其不同凡俗的才气;以“謇谔”颂其耿直敢言的品格;以“隐轸”夸其经世济民才略的富盛,以“建安风骨”喻其诗作的慷慨激昂,至于才能声望的“先鸣”,风度信谊的超拔和真诚,那更是有口皆碑。薛据虽“自持才名”,但不过主簿县令而已,郭微亦不过一“少府”。这不但不能一展大志,而且为“州县”琐事所羁,为地域的阻隔所“限”,连“言谑”之机也没有,只能神“驰”“贝丘”,“西顾虢略”(贝丘,今山东博兴县南。虢略,今河南嵩县西北,可能是薛郭二人所在之地),遥寄相思罢了,这其实就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所以,诗人的感情再度强烈地喷发出来。“淇水”东流,“浮云”飘逝,己之理想俱“不堪托”,一种时不我待的焦虑,一腔为国为民的热忱,使诗人不禁发出“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的强烈呼喊。最后四句,以“不然”二字再一转折,设想自己若不被赏识,决心“耕凿”一生,自食其力。如“鹪鹩”营巢,一枝足矣自况(见《庄子·逍遥游》),就不能效“鸿鹤”高飞,一举千里。这个结尾,从字面上看,似乎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潇洒出尘的恬静心情,其实是正话反说,他一生对政治十分热衷,决没有真正归隐的想法,诗人的愤懑之情是不难体会到的。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创作背景

  这是高适早年的一篇重要作品,约作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春由蓟北南返宋中途中的淇水之滨。时年诗人三十五岁。诗中借与薛据和郭微的酬唱之机,叙述和披露了自己大半生的坎坷遭遇,“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的高尚理想和节操,并表现了自己推崇“建安”诗风的创作趣尚,尽情抒发了一腔郁勃不平之情。它是高适前半生思想和行事的总结,是后半生进入仕途后努力“救苍生之疲弊”(高适《谢上剑南节度使表》)的思想基础。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不得志,去游河右。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进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适奔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劒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二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功名,尚节义,年过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传诵。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集二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海东铜盆面五尺,中贮涧泉涵浅碧。岂惟冷浸玉芙蕖。青青菖蒲络奇石。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纱幮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惊僮奴。觉来隐几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细乳。却拈燥笔写新图,八幅冰绡瘦蛟舞。

怀才不遇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怀才不遇

嵯峨云髻簇金钿,血色罗裾湿晓烟。陌上相逢通一笑,第三桥下是奴船。

怀才不遇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怀才不遇

振衣辞夙好,一锡向江乡。水逗溪烟急,风鸣木叶凉。密云垂野白,微雨淡空苍。昏黑山城路,钟声识上方。

怀才不遇

独夜初传漏,空斋半掩扉。候虫灯下语,水鸟雨中归。客舍愁弹剑,京尘怯化衣。故人招隐意,字字莫相违。

怀才不遇

吴姬舞,朝看成云暮看雨。偶然欲笑一回眸,锦段金钱落如土。

怀才不遇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怀才不遇

东城移疾久离居,安得疑蛇意尽袪。诸老何为谗贾谊,君王犹未识相知。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世疏。谁谓文章金马客,翻同憔悴楚三闾。

怀才不遇

锦溪光里耸楼台,师院高凌积翠开。深竹杪闻残磬尽,一茶中见数帆来。焚香只是看新律,幽步犹疑损绿苔。莫讶题诗又东去,石房清冷在天台。

怀才不遇

上清宫殿与云齐,六六峰朝万岭低。

怀才不遇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怀才不遇

冥鸿有意避云罗。问何处,是行窝。今古一渔蓑。收揽了、闲人最多。求田问舍,君休笑我,两鬓已成皤。髀肉尽消磨。浑换得、功名几何。

怀才不遇

蹋阳春,人间二月雨和尘。阳春蹋尽西风起,肠断人间白发人。

怀才不遇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怀才不遇

鸿沟秪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锺。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後禽空悔作弓。兵火荒余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怀才不遇

金气涵秋晚,银河耿夜晴。天涂云色淡,月浸桂花清。露坐疑僵发,风餐欲冰羹。壁虫不相亮,更作戒寒声。

怀才不遇

迎春燕子尾纖纖,拂柳穿花掠翠檐。闻道蕊宫三十六,美人争为卷珠帘。

怀才不遇

德量汪汪万顷陂,直将去就佩安危。干戈虽在相寻日,休沐宛如无事时。奏罢未闻宫漏转,归来俄见哲人萎。哀荣终始谁能及,百世旌忠倾德碑。

怀才不遇

海底有明月,圆於明月轮。得之一寸光,可买万古春。石上栽花者,火中捞雪人。步行骑水牛,乃知无价珍。

怀才不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