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作品评述

诗词:《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六花薝卜林间佛,
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
一时惊散野狐禅。

中文译文:

在常州太平寺法华院的薝卜亭醉酒题字

亭中有六朵薝卜花,似佛陀在林间盛开;
石上有九节菖蒲,犹如仙人栖息其上。
它们与东坡手中的铁拄杖相比,又有何等的神采,
一时间令野狐禅者们惊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太平寺法华院醉酒时所题的,通过描绘薝卜亭中的景物,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感悟。

首先,苏轼以六朵薝卜花比喻林间佛陀,凸显了花朵的美丽和纯洁,暗示佛法的精神境界。薝卜花是一种香花,常常被用来作为佛教寺庙供奉的花卉,因此它们被比喻为佛陀。这种比喻表达了苏轼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佛陀境界的赞美。

接着,诗中出现了九节菖蒲石,将菖蒲与仙人联系在一起。菖蒲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叶子呈现节段状,而这里的菖蒲有九个节段,象征着上九天的仙人。苏轼通过把菖蒲与仙人联系在一起,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突显了仙境般的美丽和神秘感。

最后,苏轼提到了自己手中的铁拄杖,与薝卜花和菖蒲形成对比。东坡是苏轼的字,他以自己的铁拄杖与薝卜花和菖蒲相比,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和思想境界上的追求。铁拄杖象征着他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而薝卜花和菖蒲则象征着纯粹和高尚的境界。通过这种对比,苏轼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自省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的对比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融入了对佛教文化和仙境传说的借喻,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神秘和超脱的意味。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感悟和巧妙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玉霄*榜陋凌云。龙跳九天门。不负平生稽古,仙卿躐拜恩纶。星明南极,天开太室,收拾殊勋。贺客晨香如雾,他年压倒平津。

人传湫水未尝枯,满底苍苔乱发粗。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卧龙无。

对春光淡沲,烟冉冉、日迟迟。渐红入桃溪,青回柳陌,莺刷金衣。差池。竞求友去,恼佳人、幽恨上蛾眉。应念年时追逐,妆余为带交枝。芳菲谁共赏游嬉。何处马如飞。□不道新来,牵肠惹肚,暗减腰肢。须知。乍寒乍暖,褪朱唇、又过海棠时。已约姚黄魏紫,留花等待伊归。

平时渭北与江东,文会宾筵幸许同。政使迟迟嗟去鲁,未应咄咄遽书空。抄诗奚翅无瑕璧,会意俄乘在下风。更喜朝来宾雁足,阳春封寄客涂中。

我本三生兜率天,为差一念又尘缘。早知密意无多子,不着旁行贝叶边。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地安排。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行饭独相羊,扶藜过野塘。晴光生蝶粉,暖律变莺吭。美群儿竞,蚕饥小妇忙。深知游宦恶,穷死勿离乡。

桐实离离楸带长,玉鞭骄马度垂杨。黄茆野店人争看,篱上红眉粉额妆。

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巾光绕肋。秃襟小袖雕鹘盘,大刀长剑龙蛇插。两军鼓噪屋瓦坠,红尘白羽纷相戛。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铓如一掐。书生只肯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叫呼击鼓催上竿,猛士应怜小儿黠。试问黄河夜偷渡,掠面惊沙寒霎霎。何如大舰日高眠,一枕清风过苕霅。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薄云翳佳月,风为作金篦。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壮为。如何今夕寒?只与客子期。志情岂我辈,能禁秋兴悲。短檠不解事,唤我哦新诗。

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西南江沙黄茫茫,东南海水白浩浩。海水飞作潮头来,潮头卷取潮舌回。江沙一望渺千里,千里亦此一江水。水外青山山外云,云边苍树树边村。村有酒酤酤不得,小船寂寞愁黄昏。大丈夫,不拘此,无酒便如何,有酒亦乐只。为问

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一曰:劝君不用登岘首山,读羊祜碑,男儿事业须自奇。此碑山头如日月,日日照人人不知。人不知,青山白云徒尔为。二曰:劝君登商山,不用觅商山皓,云深雪深骡马倒。我愿终南太华变为金,吾后见之不为宝。我愿九州四海纸,幅幅与君为谏草。使蹑卨践夔,逢轩见皞。日环五色,是

山有松门江有亭,不劳他处问青冥。有时带月床舁到,一阵风来酒尽醒。

时事任从儿辈说,新诗谁得老夫降。鬼名罢检秋堂静,卧看风枝动晚窗。

邢茅虽旧锡,邸第是初荣。迹往伤遗事,恩深感直声。云孙方庆袭,池馆忽春生。古甃开泉井,新禽绕画楹。自然垂带砺,况复激忠贞。必使千年后,长书竹帛名。

梦中忘却在天涯,一似当年锦里时。狂倚宝筝歌白紵,醉移银烛写乌丝。酒来郫县香初压,花送彭州露尚滋。起坐南窗成绝叹,玉楼乾鹊误归期。

雪打篷舟离酒旗,华阳居士半酣归。逍遥只恐逢雪将,恬淡真应降月妃。仙市鹿胎如锦嫩,阴宫燕肉似酥肥。公车草合蒲轮坏,争不教他白日飞。

东风鹭影几横斜,晚日飞来漾雪华。好伴闲身春雨里,一川烟雨落梨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