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
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对两位蜀地僧人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这两位僧人都是来自蜀地(四川),但却无法亲眼见到他们,只能留下这两绝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僧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中的"天圣"指的是佛教中的尊号,表明这两位僧人的地位崇高。然而,诗人却感叹他无法亲自见到他们,只能以此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描述了方丈门敞开,但僧人却没有出来迎接。这可能暗示着僧人们在修行中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不受外界的纷扰和诱惑。
第三句中的"给孤邀供未还城",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们的邀请和供养,但他们却未能回应,这使诗人感到孤独和失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绪和心境。他说自己正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就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僧人们的思念之情。而在醉酒之后,他认为再去寻找这些老兵已经没有必要,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他们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思念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苏轼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