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清明(其一)》
拼音和注音
xiāng sī zhēn yǐn shān qián lù , hán shí jiǔ bēi zhōng rì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相思:(动)彼此思念。多指男女间因爱慕而引起思念。
前路:前路qiánlù∶前面的道路∶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茫茫前路
终日:(副)整日;从早至晚:~奔波。
酒杯:亦作'酒杯'。亦作'酒柸'。喝酒用的杯子。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欲赋春华状不成,微风微雨又清明。
残花满地偏饶笑,高柳插天如有情。
百岁光阴诚鼎鼎,一生怀抱强营营。
相思真隐山前路,寒食酒杯终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