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长安杂诗十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cuī wéi zhōng nán shān , xíng yì shèn páng bó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山:1.祁连山的别名。参见「祁连山」条。2.县名。在广东省汕头市西南。3.《诗经.齐风》的篇名。共四章。
磅礴:1.广大无边的。2.充满于…的。
终南山:山脉名。起自甘肃省天水县,绵亘于陕西省南部,终于河南省陕县。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地理上的天然界线,南北气候、景观不同。
崔嵬:(书)①(名)有石头的土山。②(形)高大:习习谷风,维山~。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原诗
崔嵬终南山,形埶甚磅礴。
西来挟崆峒,东亘联华岳。
长云覆重峦,紫翠入寥廓。
杞梓产深林,龙蛇蛰幽壑。
淑灵之所钟,宜有异人作。
如何千载间,踪迹转萧索。
姬旦不复生,三代已云邈。
复来王佐才,劳我思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