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希贤所藏墨竹

一竿千百叶,凤尾翠交加。
曾向仙坛种,和风扫落花。

作品评述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竿墨竹的景象,以及诗人和风扫落花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竿千百叶,凤尾翠交加。
曾向仙坛种,和风扫落花。

诗意:
这首诗词以墨竹为主题,展现了竹子的繁茂与美丽。诗人描述了墨竹的形态,形容竹叶如凤尾一般翠绿交织,竹叶密集如千百叶般繁多。诗人还提到他曾将竹子种植在仙坛上,暗示墨竹的高洁和灵性。最后,诗人描绘了和风拂过,落花被扫散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命的轮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墨竹的美丽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中的墨竹被形容得十分生动,竹叶如凤尾般翠绿,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墨竹的茂密与繁多,给人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机的感觉。通过提及竹子曾经种植在仙坛上,诗人将其与神秘和高洁联系起来,增添了一种超凡的气息。

诗的最后一句描述了和风拂过,落花被扫散的情景,给人一种变幻的感觉。这种景象突显了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墨竹之美的赞美,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和变迁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一自送君趋幕府。惺忪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到得除书萦绊住。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君子固有忧,不在贱与贫。农事久不归,道路竟徒勤。青阳动芳草,白日悲行人。沮溺去千载,相知恒若新。出门转穷厄,得已聊一欣。甘雨濡夕畛,繁花幂春津。独往亦可乐,耦耕多近邻。百年鼎鼎流,永从耕桑民。

儿年十七未更事,曷日文章能世家。赖是小红渠已嫁,不然啼碎马塍花。

我有光珠无买价。光明常照芝田下。更没之乎并者也。知音寡。世间谁是能行者。一万精光浑守舍。四百四病都齐罢。透出火龙归造化。回仙驾。更无一点尘随马。

恶复凶终事久知,岂知圣断不逾时。小儒未叹周南滞,但喜逢人敢说诗。

有官亦何喜,罢官亦何悲。一官生罢去,是妾嫁君时。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只愿边头长无事,扡耒耕云且吾志。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蓬岛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尘。不因门外家人谨,还是无缘遇洞宾。

神化妙无方,巍巍迈百王。鹤书搜隐逸,龙陛策贤良。拱揖朝群后,宾筵闢四方。洪图基億载,淳曜德弥光。

青瓢归自沧海头,眇然天地飞一鸥。今人来来古人去,我自认我山中楼。

游人峦山水,日晏澹忘归。但爱云烟好,那知仆马饥。

雨霁林犹滴,泥新路易乾。萧条山步晚,憔悴客衣单。小女收鱼笱,童儿放鸭栏。初寒岂不好,衰病自无欢。

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清歌叠鼓连催促,这里不让第三头。

小蕊受春风。日日宫花花树中。恰向柳绵撩乱处,相逢。笑靥旁边心字浓。归路草茸茸。家在秦楼更近东。醒去醉来无限事,谁同。说著西池满面红。

俯仰之间又一年,即看科诏下天边。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古刹号承天,规模阔万间。寺中重有寺,山外更无山。供佛香犹在,寻僧客亦闲。渡淮难久驻,此去别阊关。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老去逢时祗自惊,春风三过小长汀。壮心更事已全白,短发耐愁犹半青。酿雨山云昏败屋,唤晴风竹响寒厅。干戈南北归无路,付与身随水上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