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陈鹏的《绵州乡贤堂》
拼音和注音
shǐ rén zī jiē tàn xī ér zhuī wéi xī , zhì qí zǐ sūn yòu wū yè liú tì ér yī y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叹息:(动)心里不痛快而呼气出声。
嗟叹:感叹、叹息:~不已。
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裔。
流涕:流涕liútì流泪。涕,古代一般指眼泪,用“泗”指鼻涕。如“涕泗交流”。后来“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一般不再使用德威流涕,不能执刀。——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呜咽:(动)①低声哭泣。②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管弦乐器)声。
陈鹏
不详
原诗
潼山高兮潼水清,厥钟秀兮乡之英。
之人已去兮逖听风声,我怀孔切谁仪刑。
有美张公兮开明庭,作新宫兮州之黉。
著其为人兮加丹青,貌惟肖兮如生。
或桐挺而孤高,或芝荂而九茎。
或兰生兮春华,或菊秀兮秋馨。
或凤跃而蛟翔,或凫将而鹤迎。
使人咨嗟叹息而追惟兮,至其子孙又呜咽流涕而咿嘤。
恍若接兮謦咳之音,内怀劝惧兮若从使令。
亦瞻像兮昭昭,而起福兮冥冥。
百年兮历时虽多,非张公兮谁与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