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高明的《送苏伯修参政之京兆尹任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tián yě nián fēng duō gòng fù , jiāng hú qiū jìng xī fēng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田野:(名)田地和原野。指大片的种庄稼的田地。
贡赋:(名)臣民向皇室缴纳的金钱、实物等。
静息:静息jìngxī静止。林中的鸟儿都静息了。
高明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原诗
日月垂光照海滨,东南声教属儒臣。
九天雨露金瓯重,万里山河玉烛新。
田野年丰多贡赋,江湖秋静息风尘。
此行宣室须前席,剩有嘉谟为上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