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
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
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
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
最_看,来竹底,上梅梢。
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
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
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
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
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
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
最_看,来竹底,上梅梢。
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
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
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诗意:
《水调歌头》描绘了一种清幽的境地,作者感叹人世间的虚幻和离愁。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尘世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追求。诗人在这种境地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爽朗气息,仿佛能逼近霜寒的衣袍。他看到了人世间的景象,似乎是夜晚却又不完全是夜晚,栖息的鸟儿也无法安顿巢穴。

诗人认识到自己身处尘世之中,禁鼓声在凌晨两点敲响,这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繁忙。然而,他最喜欢看到的是竹林底下、梅花枝头的景象。与这些美景相比,红墙朱户的富贵并不如儿女们在茅草屋中醉意横流。

诗人质问谁在弹奏着琴声,不管世间的纷扰和文人的幽趣,仿佛在嘲笑这些琐碎的事物。最后,他长啸并赋诗《赤壁赋》,虽然有酒却没有美食作为伴侣。

赏析:
《水调歌头》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尘世的疏离和对清幽境地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形象生动,用词简练,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诗人以凡夫俗子的身份,超越了尘世的繁华和琐碎,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自然景物之中,借以表达对纷扰世事的疲倦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整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一定的禅意和隐逸情怀。

通过长啸赋赤壁,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也彰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词既有对尘世的冷眼观察,又有对自然的倾慕,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这首诗词展现了李曾伯对于尘世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追求。诗中的境界清幽而超脱,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冷漠和对自然境界的向往。

诗词开篇写道:“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这里的“太清境”指的是超凡脱俗的境地,作者惊叹于这个境地的出现,却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接着描述了清新的气息逼近霜寒的衣袍,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诗句“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描绘了一种在世俗中感到陌生的境遇,仿佛夜晚却不完全是夜晚,鸟儿也无法安顿巢穴,暗示了作者对尘世的疏离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写到了作者认识到自己身处尘世之中,禁鼓在凌晨两点敲响,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繁忙。然而,作者最喜欢看到的是竹林底下、梅花枝头的景象,意味着对自然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中出现了“朱户”和“儿女醉蓬茅”,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红墙朱户的富贵生活的不屑与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问道:“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琐碎事物的嘲讽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最后一句“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则表现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虽然有酒却没有美食作为伴侣,体现了作者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高尚境界的追寻。

整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疏离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尘世的反思,诗人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禅意和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水调歌头

灵壁归师愤已平,黄河戍役又虚声。人言万事总由命,天设五材难去兵。国有典刑元老在,地无形势大江横。西风若得淮南信,烦致空山慰空情。

水调歌头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水调歌头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水调歌头

郁郁苍梧海上山,(东海郁州山,云自苍梧浮来。)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陈曾令乡邑。)

水调歌头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水调歌头

江南三月春事浓,人间处处熙东风。山阴亭下羽觞举,长安小边箫鼓从。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钝铁钺朽。神州风景虽慷慨,已付新亭一杯酒。皇天佑宋当此时,乃眷畴作邦家基。水晶宫里毓奇瑞,翼日生此神仙姿。平时功业在学术,治道边防讲明出。遂将姬旦勤劳心,一洗吴人侈奢羽。

水调歌头

千山似笋怜渠瘦,一水如蓝对我寒。今日看来心未静,画将归去静时年。

水调歌头

书剑冲寒到日边,烟霞曾结几生缘。醉邀明月逢梅醒,啸入青山对竹眠。老晤庄周为蝶后,谁思腐草化萤前。新诗自有经纶志,乘兴莫将红叶偏。

水调歌头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卧龙暂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端的了、休更寻思。

水调歌头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去年买此宅,多为

水调歌头

出户非我识,长安虽万家。有愁焦绿发,无语插黄华。酒僻喜宫醖,衾寒怯绛纱。欲传此情况,行客在天涯。

水调歌头

五生因缧绁,刘子急徽追。舒叟挈家走,几遭鞭与笞。我无三人辱,阖门但穷饥。饱死世更多,徒忧何以为。敢作小夫叹,聊为才士悲。

水调歌头

昔从大小阮,日为林下游。酒熟无孤斟,诗好不易酬。形影一参商,书问缺置邮。渴闻盛德事,仰止东家丘。大阮令养高,誉望老更收。小阮遂长往,岁月已载周。人生一世间,所重惟交游。而我忧患余,身事良悠悠。阿戎远来过,整整仪矩修。话言极敦笃,道旧何绸缪。萧寺夜寒深,风雨

水调歌头

邻舍舂新麦,家人拾晚蚕。推移逢夏五,赋与叹朝三。遣日须棋局,忘忧赖酒甔。幽居有高致,多取未为贪。

水调歌头

宽则民慢,猛则民残。宽猛相济,其民自安。

水调歌头

鱼羹宋嫂六桥无,原是樊楼旧酒垆。宣索可怜停玉食,官家和泪话东都。

水调歌头

土堠累累只复双,悠然残梦对寒缸。乱山落日葭萌驿,古渡悲风桔柏江。虎印雪泥余过迹,树经野火有空腔。四方行役男儿事,常笑韩公赋下泷。

水调歌头

突兀僧蓝是馆娃,屟廊犹自隐晴霞。清明但长离宫草,精魄应栖野寺花。白苎黄蕉迷鹤市,紫兰绿芷属渔家。思量种蠡成何事,空使君王式怒蛙。

水调歌头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万物珍那比,千金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