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补阙山居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作品评述

《郑补阙山居》是一首唐代李洞所作的诗词。该作以描绘作者在郑州补阙山的山居生活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景物描写和感慨,表达了对高尚节操的赞扬和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高尚的节操夸耀在谏垣受到指责的客人中间,
我的白云山居静谧恬然。
饥饿的马儿在吃落叶,
鹤儿则在晒夕阳。
田间的雾气迷蒙,晨曦依然点缀着蜡烛。
小溪上的信笺惹起了宫廷的香气。
我招呼你靠在蒲壁旁边,
深夜里长谈谈句子之美。

诗词的诗意在于表现作者隐居深山的生活,尤为强调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从马饥的细节,可以感受到作者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从鹤病晒残阳的景象中,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思考。诗词以静谧安逸的山居生活为背景,与喧嚣的世俗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一种清净宁静的意境。作者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宁静,通过与自然的合二为一,达到艺术上的追求。

这首诗词赏析了作者潜心修养,追求精神内涵的高尚情操,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提倡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修身养性的追求。诗中寄托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纯粹内心世界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静谧的唐代山水情怀。

作者介绍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诗词推荐

月犀得晕,雾豹养文。有通有变,或合或分。夜寒河濯斗,山润石生云。妙湛体前明历历,从交天下乐忻忻。

脯麟炮凤饮鲸吞,肯学寒儒啮菜根。琴古无阶登舜殿,诗穷作崇客羌村。可怜书画科俱废,谁谓文章技未尊。世上金台随处有,吾贫聊复赠君言。

故人卢氏子,十载旷佳期。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侏儒他甚饱,款段尔应羸。忽谓今刘二,相逢不熟槌。

瘴江西去火为山,炎徼南穷鬼作关。从此更投人境外,生涯应在有无间。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雪林风雪暮纤纤,滴沥寒声晓断檐。一点丐心盟杖屦,十分化事入鎚钳。霁光如拭月无碍,华锦落机春不嫌。百亿分身遍尘刹,见闻萧洒孰相黏。

长安摧堞有乌声,草木犹蒙战伐尘。应念关中不忘汉,至今遗老愿王秦。

东瓯西浙两夤缘,齐止金陵万里船。风月醉中同客梦,簿书丛里读诗篇。怀归念我方投劾,勇去输君已著鞭。岁晚江空帆力满,长安春好正朝天。

买得名花共载归,春风满眼豫章诗。银台挹月杯光潋,翠被临波韈影迟。山鬼湘娥通系牒,梅兄礬弟绝藩篱。我家正在江横处,一笑相看更莫疑。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为奇姿芳润,拟倩游丝,留住东君。拾遣杜老,犹爱南塘,寄情萝薜山林。争似此、花如姝丽,獭髓轻匀。不数江陵玉杖,休夸花岛红云。少须澄霁一,一番清影,更待冰轮。

仙李蟠根连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雪窗莫忘辛勤日,省酒簪花曲水滨。

鄂州南楼不可到,到此南楼眼亦青。乾坤日月与高致,城郭江山无遁形。把酒纵谈心耿耿,倚栏遐眺鬓星星。世间万事关愁思,莫使秋风吹酒醒。

一年两蹈西山路,西山笑人应鲜语。胸中百解朱墨尘,两卷珠帘无半句。殷懃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

海凤飞来不敢棲,旧条新刺利如锥。茫茫出得出不得,只许拚身到者知。

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肉骀大项领,匹帛可收致。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

高下水痕元自定,后先花信不须催。

年年置酒迎重九,今日黄花映白头。海上无风又无雨,高吟容易见神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