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作品评述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是明代孙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来万马净边尘,
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
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
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
可无书檄谕全闽。

诗意:
这首诗以将士归朝途中听到东征胜利的喜讯为主题,表达了对胜利的欢欣和对将士英勇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南方的万马归来,边境上的尘土已经洗净,身怀珍宝的大臣们纷纷衔着宝石回朝。城墙上挂着玉绳,象征着美丽的婺女,而大帐前则是披挂着银甲的天人。出征已经取得了对扶桑国的胜利,现在派遣使者需要通行析木津(可能是指日本地名)。而江黄之地的人们对中原的文化充满了崇敬,他们对中夏的关怀之情,不需要通过书信传达,全闽都知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方将士归来和东征胜利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时期的战争和朝廷的辉煌。诗中运用了极富想象力的描写手法,如将边境上的尘土洗净、大臣们衔璧回朝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胜利的喜悦和将士们的英勇。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中原文化的尊崇和南方人民对中夏的关注,展现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情感。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玉绳浮婺女、银甲拥天人等,运用了宝石、玉绳、银甲等贵重物品的形象来表达胜利和荣耀的感觉。同时,通过出使者要通行析木津的描述,也表现了明代与邻国的交往和外交使命。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明代时期战争与文化交流的氛围,以及对胜利和英勇的赞美,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朝廷的威仪。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中原文化的崇敬和南方人民对中夏的情感,体现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诗词推荐

无忧树下,右胁诞生。已是造妖担怪,那堪七步周行。云门一棒打镣,未为勦绝。看来只好活葬,解脱无底深坑,依前日午打三更。

今朝相送自同游,酒语诗情替别愁。忽到沣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

昨日专城守,今朝失国人。乾坤如许大,无地着孤臣。

园林日将暮,缅怀池上酌。轻烟隐孤屿,绿水摇虚阁。人闲山鸟静,风馀岸花落。稚子晚盪归,扁舟自飘泊。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下而至真源,保之故难朽。

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曙河低,斜月淡,帘外早凉天。玉楼清唱倚朱弦。余韵入疏烟。脸霞轻,眉翠重。欲舞钗钿摇动。人人如意祝炉香。为寿百千长。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

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辰。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书成紫微动。律定凤凰驯。六军命西土。甲子陈东邻。戎衣此一定。万里更无尘。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流沙既西静。蟠木又东臣。凯乐闻朱鴈。铙歌见白麟。今为六代祀。还得九疑宾。

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君不见野人谋食搜山谷,不似输钱买金粟。醾薇细琐俱见情,岂有灵根不收录。少陵饥走偏九州,命寄长镵生事足。早知雪盛又无苗,拟欲诛求已皲瘃。先生蔬食亦易饥,意感邻夫荷斤斸。仅同冠芋又隐藏,远胜凫茈适疏缛。痴儿且食惊未见,便欲负锄自捃挶。人生留滞诚可怜,坐使百忧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公幕府间。从游者,洪驹父、徐师川、苏伯固父子、李商老兄弟。是夕登临,赋咏乐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与彦章耳。绍兴戊辰再闰,感时抚事,为之太息。因取旧诗中师川一二语,作是词。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

河从受降城,北折径南注。万山束缚之,龙性驯不怒。及兹下三门,喷礴流悬布。砥柱屹当冲,四傍绝依附。何所恃而傲,力与河伯忤?摧刚终成柔,条分左右去。卷土趋向东,昏垫逮徐豫。神禹无治法,计穷吁天助。铲除昆仑山,绝河之来路。西海为尾闾,是龙安身处。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是身本虚妄,觅主了无得。谁知日且间,颠到由六贼。茫茫前后际,生灭在空色。贼去主人归,浑家不相识。

宵烛无余光,熠耀已在堂。萤光能几许,焉照妾中肠。

藏春在何放,郁郁成松林。永日门阑静,东风花木深。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