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鼓吹曲 惟大梁

惟大梁。
开运。
受箓。
膺图。
君八极。
冠带被五都。
四海并和会。
排阙款塞无异涂。

作品评述

《梁鼓吹曲 惟大梁》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惟大梁。开运。受箓。
膺图。君八极。
冠带被五都。四海并和会。
排阙款塞无异涂。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大梁(即今天的河南洛阳)的繁荣景象为主题。它表达了大梁作为朝廷的中心,享受着天赋的福祉和荣耀。大梁是天子的居所,也是各地贡献之地。君王的权力和声望覆盖了八方,五都(即京师和四个辖区的都城)都佩戴着皇帝的冠带,象征着统一和和谐。四海上下的人们在大梁举行盛大会议,国家的重要事务在这里决策。宫阙的门庭常常拥挤,官员们排队等候,无论是高位者还是低位者都没有差别。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南北朝时期大梁的繁荣景象,表达了沈约对大梁作为帝王权力中心和国家团结的象征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韵律,整体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作者通过描写大梁的荣耀和繁荣,展示了当时朝廷的壮丽景象和统治者的权威地位。此外,诗中也透露出对国家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向往,以及对统治者的忠诚和敬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雄奇的语言描绘了大梁的繁荣盛景,表达了作者对帝王权力和国家统一的赞美,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诗词推荐

高阁清吟寄远公,四时云月一篇中。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

名门有贞女,始结丝萝盟。嬿婉席未温,良人已远行。远行何时归,妾身不自轻。空帏守寂寞,誓以终此生。虽云受恩浅,耿耿怀至怀。

乌台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发臣。人尽不堪公转乐,满头明月脱纱巾。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将军破了单于阵,更把兵书仔细看。

雁荡接银汉,翠涌生高寒。芙容散秋锦,飞落秋云端。我昔造绝顶,天阔路漫漫。遥瞻广寒殿,素娥正凭阑。白兔捣月魄,指顾成神丹。因招宋成公,吹箫乘紫鸾。俯视九万里,元气青团团。别来知几时?弱水如平滩。忽遇雁山客,霞佩青莲冠。还入雁山去,玉髓供晨餐。报我旧游者,久待

支提山里作上元,若校诸方真个异。大虫舌上打秋千,蟭螟眼里放夜市。灯笼倒退舞三台,露柱趋前弄鳖鼻。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清泉篆沟渠,茂木绣霄汉。凉风竹下来,皓月松间见。面前有芝兰,目下无冰炭。坐上有馀欢,胸中无交战。冬夏既不出,炎凉徒自变。荣辱既不入,富贵徒自衒。恶闻人之恶,乐道

南宫严严各分房,过眼千牍春昼长。戛戛百楛收一良,主司黍累作低昂。黄道湛碧谁为章,胡郎笔势傲长杨。掉臂旧升贾马堂,自读君文此心降。看写帝伯仍皇王,诸公盥诵颜为庄。射策便近天子光,一鸣坐喑千驷行。腾陵绝涧略不妨,我昔涂抹策寒荒。橐笔亦解趋东廊,一官蹭蹬鬓颔霜。

长安夜未艾,客枕厌群动。平明视天阙,剑佩鸣珌琫。学省虽冷官,上意响周孔。六飞自天下,多士溘云滃。饔餐燕苹鹿,道主发醯蠓。方将属耆英,高举出埃塕。离觞春骀荡,归路月朣胧。勋业当及时,千年付南董。

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傅岩高静见台星,庙略当时讨不庭。万里有云归碧落,百川无浪到沧溟。军中老将传兵术,江上诸侯受政经。闻道国人思再入,熔金新铸鹤仪形。

闽浙风土异,九日未见菊。丰枝閟秀色。细蓓凄已绿。当樽折野蕊,气味亦格触。讵知三径中,采采不一足。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十二男儿夜出关,晓来到处捉南冠。博浪力士犹难觅,要觅张良更是难。

僧庵恰好傍山坳,门外幽泉碎玉敲。棋罢道人心似水,一钩新月挂松梢。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何曾斩蛟蛇,亦未切琅玕。胡为穿窬辈,见之要领寒。吾刀不汝问,有愧在其肝。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不忧无所用,忧在用者难。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长叹。我老众所易,屡遭非意干。惟有王玄通,阶庭秀芝兰。知子后必大,故择

湖水林风清复清,买肴置酒七峰亭。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