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作品评述

诗词:《闻雁》

带霜南去雁,
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
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
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
参差欲到家。

译文:
迁徙时带着霜的南飞的雁,
夜晚好宿在靠近河滩的沙地。
惊起后向何方展翅,
高飞到极远的海岸。
随着进入云中,声音渐渐远去,
离开了山岳,路途无限延伸。
回到繁忙的梦境中断开,
错综复杂的路途铺展,渴望着回到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南飞的雁,它们随着季节的更迭,带着霜飞往遥远的地方。夜晚,它们选择在靠近水边的沙地休息。当它们惊起时,不知道飞向何方,只是一直向前高高飞翔,直到飞到极远的海岸。随着它们越飞越远,它们的声音渐渐消失在云中,远离了山岳,路途无边无际。在回到梦境的时候,归途中的梦境被断开了,回到现实中,那条回家的路变得错综复杂,但它们依然渴望回到家。

赏析:
这首诗以雁群迁徙为背景,通过描绘雁的南飞,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雁群的壮丽和力量。作者通过雁的迁徙来寄托自己对家的思念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异乡的无助和彷徨。整首诗意蕴含丰富,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入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峥嵘巴阆间,所向尽山谷。安知有苍池,万顷浸坤轴。呀然阆城南,枕带巴江腹。芰荷入异县,粳稻共比屋。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清源多众鱼,远岸富乔木。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高堂亦明王,魂魄

瘦骨难胜遇节衣,日高催起趁晨炊。病怜榔栗随身惯,老觉屠苏到手迟。一饱但蕲庚癸诺,百年甘守甲辰雌。莫言此外都无事,柳眼梅梢正索诗。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鸿雁未应到,可怪此番风。木犀天气,何事爽逼夹衣重。长记呼韩塞下,每向飞廉声里,占见马蹄东。今且闭门睡,都不管山翁。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纷纷成败,任取勋业纪南宫。幸得明朝无雨,定是中宵有月,莫放酒尊空。起舞弄庭叶,清影伴岩松。

牢落穷途暮,扁舟水四涯。十年长作客,万里得还家。云散山排仗,潮生浪趁衙。殷勤谢风马,为挂一帆斜。

徐行竢命退风鴒鹢,决起乘时迁木莺。秋隼巧为非义取,夜蛩工作不平鸣。行归寡悔蚁知雨,言至数穷鸠唤晴。惟有冥鸿自高上,兹其不可得而名。

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彩架果然奇。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溪头雪后梅花发,飞凫东去朝双阙。涉溪父老肩相摩,再拜路旁皆惜别。问侯何以能得民,胸中仁气如阳春。攀辕徒切侯不住,金马石渠须若人。云溪野叟久闭户。时枉高轩肯相顾。何不临分把一杯,天寒懒出无他故。别离羞作儿女悲,此行稳上青云衢。相思要得知健否,寄我平安双鲤鱼。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晓起东风恶,晴岚忽变昏。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钲鼓遥知寨,桑麻略辨村。雨来无准则,容易湿柴门。

仁教初闻代,讴歌早戴虞。多能天与圣,大度祖同符。恻怛钦刑诏,严恭事帝图。初终两甲子,经远有宏模。

阀阅盛山西,朱门扬戟衣。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民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行听雨蒙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窃音。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

禹穴镇名山,神龙夙呵卫。告成馀此迹,天地相终始。昔在绍兴中,吊古先君子。探穴勇跻攀,慨叹不能已。援笔赋会稽,兼述风土美。趋庭童左卯时,诵之能略记。颇识寻幽趣,便有东游志。道路阻且长,日月疾难恃。此兴堕渺茫,转烛逾三纪。两年寓临安,相隔才一水。登览似可期,特

青编有补曾无损,白璧难全易作瑕。欲下凉帷玩真味,莫将丝履染尘沙。

雁荡天台路险艰,多应特地隔尘寰。不辞登陟来千里,为是东南第一山。争望台星从海上,方知蓬岛在人间。武林二老图中见,重惜官师远莫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