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兵四解降王缚,报国三登上将坛。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陶弼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蒙古入侵南宋时期,南宋将领蒐兵四次解救被俘的宋王,并报国三次登上将坛的故事。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句》

蒐兵四解降王缚,
报国三登上将坛。

这首诗的译文:
四次出征将士解救俘虏王,
三次回国登上将军之坛。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南宋时期,蒙古入侵南宋,俘虏了宋王。然而,南宋将领不畏艰险,四次出征,成功解救了被俘的宋王,使其重获自由。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又三次登上将军之坛,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南宋将领为了解救被俘的宋王而奋勇出征的情景。四次出征、三次登上将军之坛,展现了将领们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他们不惧艰险,不惜牺牲,为了报效国家,保卫家园,毫不退缩。这种英勇的行为体现了忠诚、勇敢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述,将将领们的忠诚和报国之志表达得深入人心。它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示了人们对英雄事迹的赞颂和敬意。这首诗词启发人们思考忠诚、奋斗和对家国的热爱,传递了崇高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决决汴河流,橹声过晚浦。行客问吴山,舟人多楚语。春深紫兰泽,夏早黄梅雨。时应赋登眺,聊以忘羁旅。

细路蟠青壁,层轩倚碧空。天香下尘世,僧梵起云中。藤络将颓石,松号不断风。尤怜扶杖处,直下数飞鸿。

楼迥眠曾著,秋寒夜更加。市声先晓动,窗月傍人斜。役役名和利,憧憧马又车。如何泉石耳,禁得许谊哗?

明月古今长有。怎奈华宗海口。黑窟里头居。黯不分夜昼。吾友。吾友。问你如何下手。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飞花无复数,遇物辄成双。书画疏幽阁,屏帏恋经窗。懒开辞俗客,写望忆秋江。椒菊供翰饵,犹须发酒缸。

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手引群工上帝庭,常须吉士认仪型。一般笙磬方同曲,千古蒿兰各异馨。泰道正应分内外,前贤错是说调停。原歌周雅卷阿什,鸣凤喈喈梧叶青。

擿埴凭谁为指南,囊空羞涩不容探。年光有限堂堂去,世事无心细细参。故旧白头惊未识,比隣青眼喜相谙。此生自断何须问,荼苦从今等荠甘。

物有先时有后时,天工无早亦无迟。饱禁夜雨元非恶,暗受春风或未知。一死频烦衰白报,三生不为落红悲。解纷忆得吾家学,径与挥刀截乱丝。

甘泉柳苑秋风急,却为流萤下诏书。

钟山郁佳气,龙变与云蒸。君看芒砀泽,何似望舂陵。

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池馆闲凝目。有玉人、向晚妖娆,洗妆梳束。雅淡容仪妃子样,羞使胭脂点触,莹冰雪、精神难掬。好是月明微露下,似晚凉、初向清泉浴。好对我,笑羞缩。好风拂面浑无俗。更撩人清与,异香芬馥。惹起新愁无著处,细与端相未足。俏不忍、游蜂飞扑。可惜伊家娇媚态,问天公、底事教

好山幸自绿崭崭,须把轻云护浅岚。天女似怜山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

故园归未得,此日意何伤。独坐水边草,水流春日长。

沅湘南去远,古戍楚云边。山雨虫蛇出,江天螮蝀悬。相思知后夜,重会更何年。喜得风涛静,官船任昼眠。

性癖耽杯酒,家贫废臼科。江山聊作助,崔蔡不须多。早岁撑吴榜,春风试越罗。只今中夜梦,突怒见潮波。

门掩杨花一夜风,自怜羁客尚飘篷。不堪吟罢东回首,鸟傍岩花红晚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