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林寺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作品评述

《宿东林寺》诗词的中文译文:
窗前灯焰短,僧炉火气深。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诗意和赏析:
《宿东林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短诗,描绘了作者在东林寺过夜的情景。

首句“窗前灯焰短,僧炉火气深”描绘了主人公所在的房间。灯火微弱,灯焰短小,显示了夜晚的静谧和宁静。而僧炉的火却燃得旺盛,释放出橙红的火光,让人感受到温暖。

第二句“索落庐山夜”通过庐山的景色来凸显宿处的幽静与寂寞。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山”,而宿处的主人公则是在庐山的东林寺。夜晚的庐山,景色索然,树木稀疏,草木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最后一句“风雪宿东林”点明了宿处的环境,描述了在风雪中宿留于东林寺的情景。风雪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但诗人却选择在东林寺中宿留,意味着他对佛家清修的向往和对禅意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东林寺宿留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表现了深夜的静谧和庐山宿处的凄凉,又透露出对清修境地的向往,充满了寂寞、孤独、宁静的意境,给人一种淡然、幽远的美感。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客程言浩渺,念此道里赊。秋林伤客情,霜叶色胜花。溪鱼不论钱,我饥岂无涯。何当见升平,四海如一家。

暮鹊投林意自深,向来一诺抵千金。面看逆旆有归色,足望穷途无好音。岁晚更怜霜点鬓,夜寒除是月知心。政应老死何须惜,或有遗书备访寻。

溶溶漠漠秋光淡,耿耿寥寥夜色清。不是灵根函爽气,如何醖得此香成。玉兔捣霜千万粒,凄风折作四花凝。广寒惯识朝真趣,一笑秋空意欲凌。

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楼上珠帘钩也未。数尺遥山,供尽伤高意。伫立不禁残酒味。绣罗依旧和香睡。

有个秀才姓汪。住在祁门下乡。行第排来四八,做尽万千趋锵。

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年来悲跼蹐,聊此破愁颜。

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得子如得公,交怀我忻戚。漂摇将安往,税驾止一昔。寤言且勿寐,庶以永今夕。何时复能还,裹饭冶城宅。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欲归未去两纷拿,何事回天力未加。九牧谁为十羊主,百冠当念一人髽。肘边有石心虽切,腰下无钱手谩叉。千万有人逢伯乐,为言龙种尚盘车。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令节争欢我独闲,荒台尽日向晴山。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深愧青莎迎野步,不堪红叶照衰颜。羡君官重多吟兴,醉带南陂落照还。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残阳下西岑,暝色起平坂。林下一僧归,钟声烟际远。

梦断咨嗟故国寒,江湖风物共雕残。麻姑嫁时浪未息,织女支机石岂安。不许忠臣施一语,徒令志士起三叹。不患盗贼不扑灭,要使盗贼耕桑难。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我发日已疏,尚喜鬓未斑。晴朝试一沐,但觉盘水宽。千梳发清快,凛凛肌骨寒。脱落等秋箨,光润如春峦。譬彼雨露滋,下泽枯蓬根。乌云犹半湿,霜叶不加繁。我生嗜疏懒,肯事形骸间。一月半不理,垢腻何由删。今辰新沐罢,快若沃狂澜。呼儿奉袜饮,为作椎结团。岁月寝相逼,欢娱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