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作品评述

【注释】:
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 》,凡六十三首,占总数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无所不有。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吧,所以“代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词题“代人赋 ”,今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从写景下笔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柳塘新绿”,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鸦 ”,点明时间是傍晚。这景,是衬情之景。太阳即将落山,寒鸦正在归巢,极易令人引起对旧人的怀念,以孤独寂寞之感叹,而光线暗淡的“晚日 ”,又极易令人引起迟暮之想、不快之情,叫声凄婉的“寒鸦”,又极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烦躁 ,所以在“ 晚日寒鸦”之后,紧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写景后抒情是词人惯用手法 ,作者更是应用自如。“柳塘新绿”,是美好的景色,当是女主人心底的一缕“温柔”之情,使她眼里看出了景色的“温柔”。但是,细柳新蒲为谁绿”呢?无限“温柔”为谁存在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温柔 ”的“柳塘新绿”之景,也同样,只能使“ 一片愁”增浓。“温浓”之前着一“却”字,旨在挑明乐景与哀情的不一致。接下来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紧承上文的“一片愁 ”,是假设 ,是愿望同时也是深沉的感叹。
这“眼底”的“离恨”,联系上文,又是“一片愁”之原因的展现 。“不信人间有白头 ”,是以“眼底无离恨?为条件的,现在既是“眼底”充满了“离恨”的那末“人间”就只能“有白头”了。这是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离恨使人“白头 ”。这两句,若直言之,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 ”。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殷切地希望“眼底”真的“无离恨”,“人间”永远无“白头”。
上阕四句,作者以正反两种手法,也主人公的愁思,细品味感情尚未至高潮,但已是郁积心中,只待一发。
过片以下 ,愁思进入另一层次 ,即由概括地说“一片愁 ”,变为通过具体行为来写“ 相思”之情,深化“一片愁 ”。“肠已断 ,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是一个行为,极写女主人公离别之恨、相思之深。这将上片积情一、引喷发,悲情顿上一层。离恨相思,她内在的是柔肠已经寸断,外表则是盈盈粉泪难收,“重上小红楼”。“小红楼”,当是她与自己心上人曾经共同地方。今天“重上 ”这“小红楼”,恐怕是为的要重温昔日携手并肩、恩恩爱爱的欢乐,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真是“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 ”(陈后主《寄碧玉诗 》)。这女主人公的感情,是多么缠绵悱恻,多么凄楚动人啊!结尾的“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进一步表现女主人公的痴情。她理智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正如欧阳修在《踏莎行》中所说的那样:“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明知凭栏无用,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阑干而远望。其痴情若此,令人感叹!以“频倚阑干不自由”这句作结 ,实有“神馀言外”之妙。
下阕里作者抓住女主人公几个典型行为,通过“难收”“重上”“情知”频倚”等词,准确地描写了,主人公痴情中身不由已的样子,其内心的思愁也不言自显。
这阕词虽然是“代人赋 ”,但在封建社会里,思妇是普遍存在的,思妇诗颇多亦有深厚的传统,因此稼轩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写来其情不虚,其意不隔,“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我们大胆假想,也极有可能是以“代人赋”为障眼法,借以自写情怀 ,如李义山之《代赠》、苏东坡之《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之类。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湖里驾鹅亦洞天,最奇山下石坳泉。一泓自觉寒光净,六月都无暑气煎。清似锡峰藏雨露,迥如篁岭閟风烟。壁端旧乏骚人句,从此须君妙墨传。

鹧鸪天

府谷我先契,诸公吾辈流。悬知盍簪际,颇解忆人不。蕙逐光风转,鸎啼出谷幽。因声烦为我,传写寄荆州。

鹧鸪天

独立春江古岸基,风帆沙鸟总忘机。今朝闻有巢湖信,南陌东阡迟子归。

鹧鸪天

登临自古骚人事。惨栗天涯意。金华峰顶做重阳。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相君携客相应记。几处容狂醉。双溪明月乱山青。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鹧鸪天

昨夜金床喜,喜荐美人体。今日金盘愁,愁荐美人头。明朝使君在何处,溷中人溺血骷髅。君不见东山宴上琵琶骨,夜夜鬼语啼箜篌。

鹧鸪天

出谷莺迟,踏沙雁少,殢阴庭宇。东风似水,尚掩沈香双户。恁莓阶、雪痕乍铺,那回已趁飞梅去。奈柳边占得,一庭新暝,又还留住。前度。西园路。记半袖争持,斗娇眉妩。琼肌暗怯,醉立千红深处。问如今、山馆水村,共谁翠幄熏蕙炷。最难禁、向晚凄凉,化作梨花雨。

鹧鸪天

黄堂还复念酸寒,馀沥分来玉斚宽。遽遣茅柴羞避席,快呼芷蓿强登盘。步兵胜处轻刘子,北海狂言迕阿瞒。何似老虔春夜酌,檐花细雨洗愁端。

鹧鸪天

系组赴乌台,解佩辞禁垣。弛刑许输役,获谴尚承恩。局蹐感明宥,引咎复何言。平明操板筑,日没就徽缠。寒气袭敝裘,重负蠙我肩。抚已谅无愧,服勤思盖愆。息杵入屏城,仰瞻东华门。祥风拂左纛,卿云护彤轩。翚凤丽羽翰,飞棱高中天。重关起象魏,光彩一何鲜。百辟罗周行,鸣珂

鹧鸪天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鹧鸪天

缥缈团空翠一围,丛神社鼓日相依。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鸟鼠莫栖新蕊殿,风尘从染旧龙旗。门前汗马蹄翻玉,犹似当年力战归。

鹧鸪天

句曲有仙居,桃源景不如。树根曾系艇,石室旧藏书。溪晚秋波净,岚晴宿雨余。何当问真隐,松下坐茅庐。

鹧鸪天

绮繻不复尚骄奢,经始菟裘谢物华。户外韦衣真隐者,屏间孔雀尚豪家。几年汗简编檮杌,晚岁薰炉负辟邪。谁谓吾庐还有幸,卜邻归路不相赊。

鹧鸪天

古贤高尚不争名,行止由来动杳冥。今日浪为千里客,看花惭上德星亭。

鹧鸪天

上人来访我,袖里出佳篇。穷理通三命,知音妙七弦。不妨时对榻,聊与共谈禅。一饭虽粗粝,闲中且结缘。

鹧鸪天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鹧鸪天

文章日益近衰陋,风节久己嗟陵夷。元佑大苏逝不返,庆历小范今谁知!闭门学古人共笑,低头就俗我却疑。脱衣幸可买渔艇,烂醉浩歌随所之。

鹧鸪天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花里小楼双燕入,柳边深巷一莺啼。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还忆当年看花伴,锦衣骢马玉门西。

鹧鸪天

麟经断烂炎刘始,幸有兰台聚祕文。解道何休逊班固,眼前同志只朱云。

鹧鸪天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立谈左右俱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遭为马曹。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鹧鸪天

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从日重来不可辨,漫漫月树留寒辉。清香芬敷去何远,可惜不使蝶得知。游人争至无弱夜,对之但笑果喜谁。不知春工用何术,抟造万物皆可为。得非各使出所巧,约与斗竞合一时。

鹧鸪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