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充出游三首

剩欲登临强作欢,衣冠未动意先阑。
从今泉石非吾事,只借君诗细细看。

作品评述

《和黄充出游三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共有三首,描述了与黄充一同出游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首诗。

中文译文:
剩下的愿望登上山峰,忍不住欢乐地创作。衣冠整齐,心意早已迫不及待。从今以后,泉水和石头已经不再是我关心的事情,我只借你的诗细细品味。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诗人与黄充一起登山游玩的情景。诗人剩下的愿望就是登上山峰,他欢乐地创作着。诗人在准备出发之前已经整理好了衣冠,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此时,他不再关心眼前的泉水和石头,而是借黄充的诗来欣赏和品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欢乐和期待,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赞美。诗人将自己的关注点从外在景物转移到了黄充的诗歌创作上,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和欣赏。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明朗,给人以愉悦和轻松的感受。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首诗。

中文译文:
山川留得旧时情,欲寄诗篇万事争。一片白云归去后,蓝田生绿砌苔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川的眷恋和诗歌创作的渴望。山川依旧,但时间已经改变了一切。诗人渴望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寄托于诗篇之中,以此来与世界争辩和交流。描述了白云离去后留下的蓝天和绿砌苔生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诗人希望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此与世界对话和争辩。最后两句描述了白云消散后的蓝天和石砌上长满苔藓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岁月的流转。整首诗意境悠远,给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间。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首诗。

中文译文:
绿水无穷搅翠纹,青山有限赏余韵。双峰插云遥不见,千载文章尽入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绿水和青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黄充诗歌才华的推崇。绿水无穷,搅动着翠绿的涟漪,青山虽然有限,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余韵。双峰高插云中,遥远而不可见,但诗人相信黄充的诗歌能够将这美景描绘得入木三分。

赏析:
这首诗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叹和对黄充才华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绿水和青山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诗人虽然无法亲眼看到双峰插云的景色,但相信黄充的诗歌能够将其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最后一句表达了对黄充诗歌才华的敬佩和欣赏,认为他的诗歌能够完美地表达这样的景色。整首诗意境清新,婉约而深邃,给人以美好和憧憬的感觉。

总体来说,《和黄充出游三首》这组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思考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诗意清新明快,语言简洁明了,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通过与黄充的交流和借诗来欣赏,诗人展示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整组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与共鸣。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怅浮生、俯仰迹成空,依然此江山。对秋容如画,天长雁度,水阔鸥闲。追游未甘老态,凭酒借红颜。归骑斜阳外,柳老荷残。幸对黄花时节,喜宾朋晤语。烽火平安。仅风巾一笑,名尚满人寰。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姑聊尔,招呼楚调,慰藉南冠。

风揭珠帘寒乍透。青娥不住添香兽。火暖画檐鸣线溜。人醉后。锦堂丝竹烘残昼。势合湖山增地厚。孤高但觉修篁瘦。回策如萦今在手。骄马骤。吾家金埒新编就。

深院。人倦。春去远。绿阴寒。宿酒睡初醒,凭阑干。梅子翠团团。小鬟。试攀荐雕盘。爱微酸。

点滴茅檐雨,长宵不肯晴。残缸待鸡唱,倦枕厌枭鸣。已践衰残境,况兼羁旅情。晨兴亦何事,椎髻绕廊行。

社后十日雨,坏却山桂化。不见日车行,但见雨脚斜。闷坐室何有,辞眠情不佳。安得万里风,浩荡吹晴霞。

忆昨随南史,常窥侍帝坦。负墙须密命,垂涕进忠言。恳恳精诚到,巍巍庙社尊。至今天下诵,功业在调元。

学有千门路,恭为百行初。谦和人爱得,放傲腹空虚。树大求斤斧,皮柔易卷舒。请君观巨海,万水岂能如。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慈溪隔楚云,问不接鸿鳞。因送还乡客,重怀佐邑人。海明看出日,山晚倦行春。料得双松下,吟成瘦鹤身。

平池秋水雨来深,无数红妆出岸阴。翠幕深藏知有意,白鸥相见本无心。

云弄轻阴谷雨乾。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飣露盘。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漫一尊。狼籍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丹崖转初旭,碧落凝秋烟。松风共萧飒,萝月想婵娟。内兄蕴遐心,嘉遁性所便。不能栖枳棘,且复探云泉。中有冥寂人,闲读逍遥篇。联袂共支策,抠衣尝绝编。徐行石上苔,静韵

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妫汭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证汲书讹。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辅政无功日歉然,佳时攽赉屡传宣。已蒙授粲仍分茗,既荷贻牟更击鲜。酒号流香盛宝榼,烛然新火散青烟。孙儿不识君恩重,但觅东宫则剧钱。

侬家住在大江东,妾似船桅郎似篷。船桅一心在篷里,篷无定向只随风。春水新添几尺波,泛舟小妇解吴歌。笑指侬如江上月,团圆时少缺时多。

罗衾自垒怯新凉,无寐偏怜夜未央。生死楼前十年事,砌蛩帘月细思量。

模楷丛为属李膺,皋比授业我何能。倚墙甚欲重参请,恐累龙门不敢登。

眼如鸜鹆色如肝,此语传闻谩有年。李观匣中方念住,范增撞后岂知全。临池欲试曾亲滴,把墨重看未忍研。何幸却同郴笔句,贮云含雾到封川。

日日楼头柳色浓,年年为客负春风。莺花时节兵还动,诗酒生涯老更穷。逆料未来犹有几。悬知所过即成空。故乡寒食浇松处,亦想儿曹念乃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