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其二)》
拼音和注音
piāo bó qiū fēng tóng yī yè , jǐ shí hái xiàng luò chéng f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几时:(代)什么时候:你~返校?
一叶:1.一片叶子。2.比喻小船。3.一页。
漂泊:(动)因职业或工作不稳定而四处奔走。[近]流浪|漂流。[反]定居。
同一:(形)①共同的一个或一种:~态度|~任务。②一致;统一:~性。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
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
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
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