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菰城

迢迢下菰城,乃在衡山址。
卜筑自何人,云是楚公子。
连峰负崇墉,重皞抱溪水。
得非蒸土成,讵乃久不圯。
衢路化为田,睥睨犹可指。
牛羊恣来牧,狐兔穴不起。
想当豪贵时,宾客盛莫比。
高门游侠窟,诸侯交贽礼。
剑佩纷相摩,杂沓曳珠履。
荣华不可常,零落今如此。
岂徒雍门琴,独下田文泪。

作品评述

《下菰城》是明代张羽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迢迢下菰城为开篇,描绘了衡山景色的壮丽与独特之处。诗人通过揭示菰城的历史渊源,展示了自然山水与人文风情的结合,传达了对逝去荣光和兴盛的思考和哀叹。

诗词以一种浪漫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菰城的向往和敬仰。山峰连绵不断,仿佛负载着古代城墙的重压,而溪水则紧紧环抱着城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色。这里的建筑和景观使人联想到楚国的公子,暗示了这座城池的历史渊源和与楚国的关联。

然而,诗人接下来提到了菰城的衰落与变迁。衢路已经被耕种成田地,高门豪宅变为游侠的居所。牛羊可以自由地在城中放牧,而狐兔则已不复存在。这些描写表达了城池曾经的繁华和辉煌的消逝,以及城市文明与自然的变迁。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荣光的思考。曾经的盛况和豪华已经不再,荣华易逝,如今只剩下凄凉和落寞。雍门琴音与田野间流淌的泪水形成了对比,凸显了诗人情感的落寞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下菰城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以及人类对于兴盛和消逝的感慨。它通过对山水景致和城市兴衰的对比,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命运的无常和历史的转变。整首诗词以悲凉的笔调勾勒出景物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着兴衰荣辱的深刻意义。

诗词推荐

髯参军,髯参军,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坐见萋萋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诸贤适江海,梧竹孤凤吟。愿言正王度,祈招嗣清音。亦为胶西董,反慰及物心。未可赋柏舟,天眷宗社深。

素发各垂领,旧交相见稀。不唯春物好,况是锦衣归。洛社冻醪熟,伊鲂丝脍肥。南轩已洒扫,命驾不须违。

我见世中人,开口便讲理。将理与人争,还是不明理。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争人所不争,不争之争矣。

先生醉矣。是事忘之矣。欲友古贤谁可矣。严子真其人矣。问渠辛苦征鞍。何如自在渔竿。终办一丘隐计、西湖鸥鹭平安。

岁晚惟松竹,于梅伯仲间。藉溪并白水,着个老屏山。

溪山尽日行,方听远钟声。入院逢僧定,登楼见月生。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此景关吾事,通宵寐不成。

执手送行人,水满荷花浦。旧恨新愁不忍论,泪压潇潇雨。行计已匆匆,无计留伊住。一点相思万里心,谁怕关山阻。

十岁手如芽子笋。固爱弄妆偷傅粉。金蕉并为舞时空,红脸嫩。轻衣褪。春重日浓花觉困。斜雁轧弦随步趁。小凤累珠光绕鬓。密教持履恐仙飞,催拍紧。惊鸿奔。风袂飘飖无定准。

江月上秋衣,来敲远寺扉。栖禽惊客至,睡仆讶僧归。钟度行廊尽,灯留浴院微。非无招旅馆,禅寂愿相依。

骑鲸仙人海上归,至今草木犹清厓。千山落日送樵笛,万里长风吹客衣。春空蛾眉浮翠黛,夜光犀渚沉珠玑。神游故国应过此,高蒙临流知是非。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

懸瀑若剑立,空潭如镜平。未能照魑魅,且用斩长鲸。

恨眉醉眼。甚轻轻觑著,神魂迷乱。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鬓云松、罗袜刬。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闷损人、天不管。

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后死犹容健,余生愈觉难。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

齐人陈迹此流传,班史苏诗岂必然。故老皆言家即寺,痴儿误入海求仙。莫将刘项分羹鼎,来涴巢由洗耳泉。欲采菖蒲无觅处,且随箫鼓乐新年。

木落山明,暮江碧,楼倚太虚寥廓。素手飞觞,钗头笑取,金英满浮桑落。鬓云慢约。酒红拂破香腮薄。细细酌。帘外任教、月转画阑角。当年快意登临,异乡节物,难禁离索。故人远、凌波何在,惟有残英共寂寞。愁到断肠无处著。寄寒香与,凭渠问讯佳时,弄粉吹花,为谁梳掠。

庄生述天理,老固当念佚。举世用自劳,谁能以为必。我公谢鼎司,嗣子都华秩。代言辍帝右,作藩辅王室。承颜向兹地,园宇乐永日。佳树发已繁,修竹移未密。春禽时弄吭,清景付吟笔。朱金待金构,荣美安与匹。

立缟芳桂阴,置汝固已当。他年莫姓丁,止厕子侄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