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成父过宝应县韵

趁得花封八月凉,相家有子绾铜章。
习华指日神京路,此地方知宝应祥。

作品评述

《和成父过宝应县韵》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愉快的场景,诗人与成父一同游览宝应县,感叹着花朵在八月中的盛开和清凉,赞美着成父的儿子通过考试而获得官职的成就,并预示了习华将指引他们到神京的路上,而这个地方也以宝应县的繁荣而闻名。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趁得花封八月凉,
相家有子绾铜章。
习华指日神京路,
此地方知宝应祥。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欣赏花朵的清凉和美丽时,感叹朝气蓬勃的家族有一位通过科举考试而荣获官职的子弟。铜章是古代取得功名时获得的一种奖章,表示了儿子在学业上的成就。

接下来,诗人预示着在习华的引导下,他们将踏上通往神京(指京城,即开封)的路途。习华可能是指导他们前往京城的导师或指路的良知。这句话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预示着子弟将迈向更高的境界。

最后一句"此地方知宝应祥"表明这个地方是宝应县,这个地方因其繁荣和吉祥而闻名。宝应县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繁华兴旺的地方,这句话也可以被解读为对宝应县的美好寄托和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清凉、赞美儿子的成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家族兴旺发达的期望。同时,通过将宝应县描绘为繁荣吉祥的地方,诗人传递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韵律流畅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充满了豪情和喜悦的情感。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湖海元龙,逸气飘然,可百尺楼。受文光万丈,星辰绚彩,爽襟一掬,风露澄秋。衔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内而今第一流。翻书子,紫薇花浸月,夜揽词头。著身已是瀛洲。问更有长生别药不。是生来已带,神仙道骨,毫端自有,富贵封侯。拜赐黄封,承恩青琐,见说香名又覆瓯。从今去,

心镜频磨发渐斑,照临今古未尝干。已知所得离文字,此去禅棲必有山。

相逢处处说干戈,又报天骄走渡河。乡国不知音问少,友朋无奈别离多。杨花漠漠迷春思,芳草萋萋感暮歌。猿鸟亦移深树隐,野人只在旧烟萝。

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九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赋离骚。

隋家天子爱扬州,四十离宫取次游。荆棘久迷秦陇路,柳丝空拂汴河流。君才清似庾开府,世事难于孙仲谋。莫为青衫维骑马,却将风景付閒愁。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来消息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明时就养寄淮壖,忽叹艅艎以柩旋。八尺衣冠成绘事,百年风谊列幽鑴。铭旌暮暗黄梅雨,乡路秋横碧玉夫。遥想葬期豪杰会,高车连轸驻新阡。

风采儒林虎,波澜学海鲸。公家五进士,此地半诸生。勾漏丹俄就,中牟政亦成。如何贾太傅,位不至公卿。

虎穴魔宫阔步挨,犁耕拔舌待君来。摩云鼻孔须胡品,闹裹相逢鬼擘开。不离刀山居马腹,便从炉炭入驴胎。一句子,不须猜,虾蟆头上戴青苔。延宾岂在预安排。换手捶胸何处去,

冬狩美秦正,新丰乐汉行。星陈玄武阁,月对羽林营。寒木罗霜仗,空山响夜更。恩深灵液暖,节劲古松贞。文武皆王事,输心不为名。

曲涧低泉左右鸣,步虚宫殿音琚珩。清风杳不知来处,散人松间作凤笙。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平碛容雕上,仙山

日淡风轻养物华,老天将此付诗家。人情巧似营巢燕,春意忙於赴壑蛇。寂寞兰亭空有感,凄凉金谷竟谁夸。绝怜狂甚樊川杜,枉杀吟情豆蔻花。

玉筯篆文古,银钩楷清精。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漫构轩窗意亦深,滔滔浮俗倦登临。诗书千载经纶志,松竹四时萧洒心。晓枕一容春梦到,夜灯唯许月废台。邑子从今夸胜事,岂论王谢世称才。

敏手何妨误汰金,敢怀私忿斅羊斟。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沈。炽炭一炉真玉性,浓霜千涧老松心。私恩尚有捐躯誓,况是君恩万倍深。征途安敢更迁延,冒入重围势使然。众果却应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多端莫撼三珠树,密策寻遗七宝鞭。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点破秋光数叶荷,水清时见小鱼过。渟涵风露三更足,收拾江湖万顷多。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绿竹初成苑,丹砂欲化金。乘龙与骖凤,歌吹满山林。爽气凝情迥,寒光映浦深。忘忧题此观,为乐赏同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