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作品评述

更漏子·春夜阑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春的深夜静静的,春的思愁绵绵不绝,花丛外杜鹃鸟的声声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残月。相思的人不见踪影,相思的梦也难成,我那孤独的心,如红纱罩里的一点残灯。
最恨的是这时分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阶下的丁香花繁叶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结。夜雾渐渐地飘散,朝霞在天边灿烂,梁间呢喃着亲亲的细语,飞来了一双春天的燕。

注释
⑴春夜阑:春夜将尽。阑,尽。
⑵春恨:春日的思愁。切:急切,这里有绵绵不觉之意。
⑶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⑷难凭:无所依托。
⑸芳节:百花盛开时节,犹言春天时节。
⑹丁香千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千,一作“半”。
⑺宵雾:夜雾。
⑻晖:光辉灿烂,一作“辉”。

更漏子·春夜阑赏析

  毛文锡擅写闺情,词语艳丽,这首词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闺思之作。

  闺中少妇,思念远别的亲人,通宵不寐,直待天明。以其爱之甚切,故恨之亦切;以其思之甚深,故怨之亦深。这一怀思绪,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和表现。

  词中的景物,不仅是作为春天一般景物用以渲染春天的气氛,同时还作为一种意象,借以表达离情别绪和春思春愁。

  “花外子规啼月”,思妇在静夜里听到鸟声,本来就容易勾起孤寂之感。以鸟声烘托岑寂,是以动写静。而这鸟声又是子规的啼叫声,便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子规的叫声近似“不如归去”。杜牧诗云:“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这首词里所写花外子规,也具有思归的意象,但不是用以表示游子思归,而是用以表现思妇切盼情人归来。

  “红纱一点灯”,思妇独守空闺,孤寂之中,对着红纱笼罩的的孤灯凝思,此景此情,都带点凄凉之感。“孤灯”在这里是烘托思妇孤寂的一种意象。思妇夜里思念情人,不能入寐,梦也难成,空对着一点寒灯。在寒灯的映照下,益显出思妇心情的孤寂。

  “庭下丁香千结”,写室外之景。丁香结蕾,唐宋诗人多用一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词描写庭下丁香花蕾千结,同样暗寓思妇愁肠千结,表现了思妇的离愁和春愁。

  “梁间双燕飞”,双燕飞于梁间,最容易引起思妇的春思和春愁。本来成双成对的燕子绕梁而飞,是一种很和谐的景物,可以唤起欢愉的情绪,然而当对着这景物的主人公心境十分孤寂的时候,这一和谐景物与孤寂的心境恰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当词中的思妇彻夜不眠,送走宵雾,迎来晓霞,看到双燕在晨曦中绕梁而飞的时候,不是解除了夜间相思之苦,而是更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更无法排遣心中的春情和春思、春愁和春恨。

  词中子规、纱灯、丁香、双燕这四种景象,是实景,又不是单纯的实景,可以说是“实中有虚”,也就是说既具体又抽象,因为它们已经成了引发愁情的触媒,甚至称了这无形无质的情思的表象。这首词对于这些意象的运用是很成功的。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毛文锡的生平研究

  另据当代学者考证,毛文锡其实死于后蜀建立之前。

  事前蜀,官翰林学士承旨,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后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仍判枢密院。因与宰相张格、宦官唐文扆争权,贬茂州司马。前蜀亡,归后唐。不久,又事后蜀。与欧阳炯等五人以小词为后主孟昶所赞赏。

  毛文锡词大都是供奉内廷之作,内容多写歌舞冶游,成就不高。但其〔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咏巫山神女事,就题发挥,即景寄兴,“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惹人情思,历来传咏。〔甘州遍〕调长63字,其“秋风紧”一首,写边塞征战:“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场面比较宽阔,凄厉苍茫,开北宋边塞词先声。此外如〔醉花间〕“休相问”、〔更漏子〕“春夜阑”、〔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等,也较清新可读。

  毛文锡著有《前蜀纪事》2卷,《茶谱》1卷。词今存3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其事迹见《十国春秋·前蜀》。

诗词推荐

忆尔投荒日,依依恋翠华。亦知行万里,不是为丹砂。郡古留铜狄,堂深绣土花。何须忧瘴疠,意远即烟霞。

漏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漏子

吾君收得中原宝,塞外烟尘净如扫。万国歌谣贺太平,家家门馆长安道。

漏子

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离鞍偎绣袂,坠巾花乱缀。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

漏子

得得来幽寺,山灵为洒尘。谈禅饶释子,觅句让诗人。好癖疑惊俗,机忘始见真。平生丘壑志,舍此更何亲。

漏子

彤云冻合晚来风,百里溪山雪色同。李棨那能说诗兴,嗣宗端复叹途穷。

漏子

听听听听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惰懒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

漏子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多酣。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漏子

君不见苕溪西南石鼓山,鸟如鸜鹆啼其间。土人相传是阿弟,千呼万唤云复还。身为独雁失俦侣,所愧鹡鴒图急难。绕林哀哀诉明月,夜阑月落声渐咽。天地阔远兄不闻,苍岩下泪山竹裂。岂无鸦舅与鹁姑,人各有心非友于,陟冈四顾空欷嘘。君不见江南望夫谁家子,登山化石不得语。

漏子

奕奕清庙,巍巍帝基。诒谋积德,累洽熏熙。粢盛岂洁,岂容肃祗。俯歆明荐,永锡蕃禧。

漏子

任公镇西南,尝赠绕朝策。当时若尽用,善阵无赫赫。凄凉十年后,邪正久已白。却留封德彝,天意眇难测。象贤真骥种,号诉甘百谪。岂云报私仇,祸福指络脉。高才食旧德,但恐里门窄。伤心千骑归,赠印黄壤隔。惟有亭前桧,阅世不改色。千年与井在,记此王粲宅。

漏子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鬟赶开他别处飞。

漏子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

漏子

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纲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试问日月几何,江流山色,今日应如昨。履遍B357岩风露冷,水面怒涛惊跃。一叶中流,听其所止,适有孤飞鹤。横江东下,问予赤壁游乐。欧阳公昼锦堂记

漏子

西楼北苑春色浓,日日醉倒骈齿翁。归来万事不整理,笑倚娥皇冰雪容。叠笺共写霓裳谱,更作新声邀醉舞。瑶光殿里帐拖红,一尺炉烟日亭午。事去时移二百年,金陵空有旧山川。此香那得到君手,妙诀无乃当时传。惭君为我供愁绝,年来办得心如铁。但能饮酒读离骚,竹枕藤床卧明月。

漏子

商飙何厉疾,群籁尽嚣嚣。回穴生崖谷,淜滂度泬寥。恍疑沙漠战,误听浙江潮。遮莫频相聒,羁魂易得消。

漏子

卧稻雨余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漏子

梅花篱落菜花畦,春水平田酿燕泥。健事老翁头雪白,一簔烟雨自扶犁。

漏子

贺灵鼍,贺灵鼍,几年翠舞与珠歌。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漏子

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兴亡百粤乡,挽仰千载俗。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有类古蹻将,敌勍乃所欲。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箦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秋风吹虫声,桂菊

漏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