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七夕)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
天幕低垂。
新月弯环浅晕眉。
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
残漏疏钟。
肠断朝霞一缕红。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谢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荷花随风摇曳,乞巧楼中凉爽如水。天空低垂,新月弯弯,浅浅地映在眉梢上。桥上有乌鹊,忠诚地守约在云外。残漏时钟敲响,肠断的朝霞透出一丝红光。

诗意: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场景。荷花随着微风摇曳,乞巧楼中清凉爽朗,营造出夜晚凉爽宜人的氛围。天空低垂,新月微弯,像轻轻的微笑浮现在女子的眉梢上。桥上有乌鹊,象征着牵挂的情感,它们忠实地守着年年七夕的約定。时钟敲响,寥寥数声,夜晚的残漏声音。在这寂静的夜晚,肠断的朝霞透出一丝红光,似乎映照着作者内心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七夕节夜晚的凉爽和寂静,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荷花、乞巧楼、天空、新月、桥上的乌鹊以及朝霞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

荷花摇曳随风,表达了夜晚凉爽的感觉,为整个场景设置了舒适的氛围。乞巧楼中的清凉如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幽静的感觉。天空低垂,新月微弯,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受,也暗示了夜晚的浪漫和情愫。桥上的乌鹊象征着情感的牵绊和约定,它们忠诚地守在云外,传递了作者对于长久的思念和等待的期许。时钟的残漏声和肠断的朝霞一缕红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离愁别绪。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七夕节夜晚的情感体验,情景交融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哀愁。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美丽而凄凉的夜晚场景,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作者介绍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的诗词成就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25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著述甚丰。著有《溪堂集》20卷,诗集5卷,补遗2卷,诗余1卷,另有《春秋广微》、《樵谈》等书,多散佚。现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词》1卷,有其诗216首、词62首、散文47篇。《四库全书》存《永乐大黄》辑本《溪堂集》10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临川县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征》。

诗词推荐

云碍虚檐日,风号老木秋。山城围晚翠,江槛俯寒流。世事悲苍狗,生涯付白鸥。烟尘犹在眼,浑欲不胜愁。

壮志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勿比亡羊人。乃翁辛苦到白发,今汝强勉当青春。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壮志

百尺山头下玉龙,吾人到此得参同。河来积石崑崙顶,日出蓬莱碧海东。直自阴阳随处有,强分泉火本来空。君看击石还呵砚,燥湿先生一性中。

壮志

横担楖栗走诸方,佛祖玄关路转长。放下身心归故隐,金乌依旧出扶桑。

壮志

词以答之长生之话口相传。求丹金液全。混成一物作神仙。丁宁说与贤。休咽气,莫胡言。岂知造化玄。用铅投汞汞投铅。分明颠倒颠。

壮志

身寄他乡远,心惊土俗殊。闾阎讳冠带,小弟笑诗书。韩国纵横后,商顽习尚余。几时东去棹,笑脍楚乡鱼。

壮志

胶西童子近之官,坐按春秋讨隐桓。休叹折腰向彭泽,犹胜索米困长安。来篇喜见万金字,厚报恨无双玉盘。莫就白云买烟艇,磻溪久已弃鱼竿。

壮志

上人图画故人诗,相见灯前夜雨时。无限云山与烟树,总含秋色是相思。

壮志

倪郎知我愁无度,故遣水仙来叩关。悄悄如逢度相远,亭亭似直待夫还。飘流歌舞余杯斝,脱略簪笄失佩环。寒眼何堪重对此,一轩风月闭穷山。

壮志

黄昏锁院听宣除,翰长平明趁起居。撰就白麻先进草,金泥降出内中书。

壮志

空山宿雨涨前溪,芳草连云欲渡时。落日人心急星火,招招舟子更来迟。

壮志

吾生癖而慵,烟霞成痼疾。千山复万山,曾不厌深密。广厦非所睎,分甘死蓬荜。或问予如何,高明鬼瞰室。

壮志

巧转上人衣,徐行度楼角。河汉冷无云,冥冥独飞鹊。

壮志

奚疆山水比东吴,物色虽同土俗殊。万壑千岩南地有,扁舟短棹此间无。因嗟好景当边塞,却动归心忆具区。终待使还酬雅志,左符重乞守江湖。

壮志

太初谈赤松,中古说黄石。笑策导引勋,须鬓白成黑。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虽因习堕缘,久悟空为色。泥丸至丹田,盖著半生力。若为鬓与须,白者日加益。陆展余染方,岂固未全得。老聃生世初,鬅鬙头已白。公白才十年,视祟迟半百。纸帐挂斋中,竹奴欹枕侧。染亦无所施,元方

壮志

後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

壮志

人从晓月残边去,路入云山瘦处行。

壮志

老夫端欲买江天,抹月批风咽圣贤。他日君来相问当,南溪溪北北山前。

壮志

葵扇秋来贱。阿谁知、初回轻暑,又教题遍。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倩说似、长门休怨。莫把蛾眉与人妒,但疏梅、淡月深深院。临宝鉴,欲妆懒。少时声价倾梁苑。到中年、也曾落魄,雾收云卷。待入汉庭金马去,洒笔长江衮衮。好留取、才名久远。过眼荣华俱尘土,听关睢、

壮志

文赋早知名,君今陆士衡。真能辨龙鮓,未可忘莼羹。剩喜修途辟,深防俗目惊。时闻黄耳信,缓步取公卿。

壮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