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朝会十三首

文物以纪,藻色以明。
礼备奉举,遹观厥成。
睿知有临,诞甫文德。
教雨化风,洽此四国。

作品评述

《绍兴朝会十三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以文物和藻色来纪念盛会,以礼仪隆重的场合来展示辉煌的景象。通过丰富多彩的描绘,诗词表达了明亮的色彩和庄严的氛围。

这首诗词描绘了绍兴朝会的盛况,以文物来纪念此次盛会的意义。作者运用了文物的象征意义,以表达对历史的敬意。同时,藻色的描绘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词强调了会场的准备和布置,以体现举行朝会的庄重和隆重。礼仪的准备和执行使整个盛会更加庄严,展示了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

诗词中也提到了明君的明智和德行,将他与雨水和风相比,强调他的教化作用。这种比喻显示了明君的统治对于四国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他的智慧和德行使得四国得到了和谐和繁荣。

总的来说,《绍兴朝会十三首》通过对文物和藻色的描绘,展示了绍兴朝会的盛况。诗词中融入了对礼仪和明君的赞美,以及对统治者智慧和德行的赞扬。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其丰富的描绘和庄重的氛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壮丽而庄严的盛会场景。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楚俗传筒黍,江人喜竞舡。深宫亦行乐,彩索续长年。

閒过选佛场,归云翠如泼。入门偶有言,启颊师便喝。掩耳煨芋炉,但把火深拨。呼童酌玉虹,注之旃檀钵。嘘灰然微红,横铛水煎活。茶酣登甲亭,双眸为之豁。鸟啼空山幽,翔来集木末。风月一何佳,团圞共披抹。悠然澹忘归,于兹得解脱。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清真去边幅,明白倾底里。枳棘见鸾凰,十倍跫然喜。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滩声十里响千鼙,跃雪跳霜入眼奇。记得年时上滩若,如今也有下滩时。

两枪未试泠泠水,五鬣长闲淅淅风。清会几时搔着后,病怀无复曲肱中。寒云片段浮重巘,白鸟横斜入远空。一帙逍遥不能解,牛头焚尽待支公。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一身作乱宜从戳,三族全夷似少恩。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孤迥迥,圆陀陀,眼力尽处高峩峩。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瘦秋容多。八封位正,五行气和,身先在里见来麽。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

本是诗书种,躬耕寂寞滨。倾家市鞍马,捐命犯风尘。幕府差功级,京华困旅贫。不如归去好,依旧号诗人。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信到得君书,知君已下车。粉闱情在否,莲幕兴何如。人望征贤入,余思从子居。灊山真隐地,凭为卜茅庐。

[函钟为宫]功烈在民,诞受露雨。良耜既歌,乃扬帗舞。是奉是尊,厚礼斯举。相其岂年,多府稌多黍。

一年春事逐飞蓬,燕语千愁诉未通。不竹谁家深院落,卷帘准拟纳薰风。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矮窗曲屋风灯冷,还是苦寒时节。凝伫切。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倚阑愁绝。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情未彻。又谁料而今,好梦分胡越。不堪重说。但记得当

高亭俯瞰蓼苹洲,人老香山月自秋。过耳好音堪一笑,伤心往事只轻沤。休嗟塞上明妃调,且送江头过客舟。壮士肯为儿女泪,柔肠一任恼苏州。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