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

尧母之圣,放勋为子。
同心协谋,柔远能迩。
以德康俗,以文兴治。
斯焉象功,罔不昭济。

作品评述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十五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描绘了明肃皇太后朝会的盛况,表达了尧母圣明的品质和放勋之子的贤能。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道元年,章献明肃皇太后朝会,共有十五首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肃皇太后的朝会盛况,表达了尧母圣明的品质以及放勋之子的才能。诗人通过歌颂太后的德行以及她与放勋息息相关的默契合作,强调了德行能够使人民安康,文化能够推动治理。这样的成就无不昭示着功德昌盛,对国家的裨益无所不及。

赏析:
这首诗以朝会为背景,表达了明肃皇太后的崇高品质和放勋为子的贤能。诗中提到太后圣明的母亲尧,以及放勋所表现出的同心协谋、柔远能迩的特质。诗人通过对太后和放勋的赞美,传达了他们对道德与治理的重视。

诗中的“以德康俗,以文兴治”表达了太后和放勋的治理理念。他们注重德行的培养,以此影响百姓的风俗习惯,使社会安定繁荣。同时,他们也注重文化的兴盛,认为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国家的治理和进步。

诗人以“斯焉象功,罔不昭济”作为结尾,强调太后和放勋的功德昌盛,对国家的裨益无所不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后和放勋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他对隋代政治繁荣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夸赞太后和放勋的圣明与贤能,表达了对道德与文化重要性的思考,以及对治理兴盛的期望。它展示了隋代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价值观念,是一首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却请和尚道,虎头生角出荒草。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

枯树云弃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万卷诗书难却易,片衣口饭易却难。说甚须弥和芥子,堂堂体露指风旛。

梁王籍宠就东藩,还召邹枚坐兔园。今日好论天下事,昔年同受主人恩。石头城下春潮满,金柅亭边绿树繁。唯有音书慰离别,一杯相送别无言。

孤鸾将鹤群,晴日丽春云。何幸晚飞者,清音长此闻。

朋友之伦在天地,何啻玄璜耦赤璋。不聆玉人春风话,禁得铁衾秋雨床。几人超距作貔虎,三尺弱孺思蛮强。几回合眼在丹碧,讲谈帝伯铺皇王。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相公宅前杨柳树,野鹊飞来复飞去。东家斫树枝,西家斫树枝。东家西家斫树枝,发遣野鹊巢何枝。相君处分留野鹊,一月生得三个儿。相君长命复富贵,口舌贫穷徒尔为。

驱山不障东逝波,一尊莫惜醉颜酡。斜风细雨苕溪路,我是後身张志和。

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

诸葛仍祠庙,公孙只故基。栋梁酣夕照,雉堞蔓秋葵。耿耿登临意,悠悠今古思。烹鲜不劳力,馀事杜陵诗。

薛侯本贵胄,射策一矢中。金兰托平生,瓜葛比诸从。数面尚成亲,况乃居连栋。交游及父子,讲学连伯仲。奴人通使令,孩稚接戏弄。相怜负米勤,同力采兰供。每持君家书,平安觑款缝。秦人与吾炙,忧乐一体共。释之廷尉曹,微过成系讼。从此张长公,不肯为时用。丘阿无梧桐,曲直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怪得连阴不放晴,直教飞雪试轻盈。风回冉冉霓裳舞,云暗纷纷鹤羽明。大似梅花饶一出,薄於柳絮更多情。披衣端为诗催起,吟得诗成分外清。

群鸡今无术,乘风拟学仙。登临皆雀跃,酬倡欲蝉联。坐久昏钟定,□迟夜漏传。南中□福地,此是一□天。

五云郁勃天九重,俯视人境尘濛濛。元和迁校品秩穹,以帝命镇北坎宫。玄袍金铠丁甲从,洞阴战胜魔绝纵。际江之涯钟氏童,宿运冥契晞玄风。蹑屩千里心忡忡,戃恍忽与师匠逢。桑梓归愒敢不共,精庐筑就铃冈乐。州西一会狮子峰,烟霞万壑锁郁葱。势与紫霄争长雄,楼观营筑拟翠蓬。

九天风雨岁寒频,十八公边夜边身。气味菟□□□□,□朋梅竹可三人。秦皇爱护加封爵,夏后栽培作社□。可以书灯照吟榻,落毛扫石当茶薪。

村獒奋迅出篱笆,欲吠还休唤可拿。不是忘机太驯狎,那回曾宿那人家。

燕忙莺懒听芳词,忆醉西湖画舫时。山墅不知春早晚,隔墙数点堕书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