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刘洞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
生死皆虚妄,唯有诗能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洞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价值的思考。他通过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表达了诗歌的独特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深刻的思想。首两句“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它们传递出一种宇宙共通的观念,认为人类的身体和自然界的万物都相互关联,构成了整个世界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两句“生死皆虚妄,唯有诗能生”则突出了诗歌的独特性。它们暗示了生命和死亡的虚幻性,认为唯有诗歌能够超越生死的边界,给予人们灵感和生命的力量。诗歌被描绘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媒介,能够触及内心深处、超越现实的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死亡、诗歌的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刘洞对于诗歌的独特见解。它呼应了宋代文人儒学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境界的思想,同时突出了诗歌的特殊作用和意义。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生和诗歌的深思。

诗词推荐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相门佳气夜葱葱,早已凭熊更梦熊。二十此郎作文赋,乃翁仍是黑头公。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有兴提鱼就公煮,此言虽在已三年。皖灊终负幽人约,空对湖山坐惘然?

终日看山终日好,山不悦人人不老。爱山谁识爱山心,瘦竹长松兼碧草。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客有要我八桧吟,手携八桧图来悬。挂张满壁惕可骇,盼顾左右同嗟叹。旁摹石刻署名状,各有凭附相黄缘。或高相扶互倚碍,或断欲蹶犹支颠。强枝拗回信有力,高干复俯蛟虯拳。寻根及枝逮条蘖,例不拔直皆旁偏。雷疲风休云雨去,蛇龙斗死犹钓缠。安分爪角与尾鬣,徒见上下相蜿蜒。

明珠在掌犹遗坠,辉玉囊中不失时。幸有观音玉环手,何劳更诵梦熊诗。

百里桑麻雨露同,溪山无地不春风。东风若问春来处,尽在门前桃李中。

夹寨功名节节奇,门高事起更堪悲。身亡家破英雄笑,恰似伶官戏罢时。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戏作此诗。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何为三百年,记忆作此讪。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冬温未宜人,风雪中夜止。疾雷略吾窗,轻冰入吾被。病去适三日,惊起存一气。心安气亦安,二物本非二。皎然一寸灯,下烛九泉底。物来无不应,物去未尝昧。恨我俗绿深,挠此古佛智。医来视六脉,六脉非昔比。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汉水方城一何壮,大路并驰车百两。军书插羽拥修门,楚王正醉章华上。璇题藻井穷丹青,玉笙宝瑟声冥冥。忽闻命驾游七泽,万骑动地如雷霆。清晨射猎至中夜,苍兕玄熊纷可藉;国中壮士力已殚,秦寇东来遣谁射?

金马从容乐,问君何所之。客心飘若梗,亲发皜如丝。旧学已孤陋,素交仍别离。执经时有问,使我复从谁。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佳月好风天,诗来眼豁然。定心生古韵,淡态洗春妍。一面总如旧,五言相结缘。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传。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方壶久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计秋。峰上今犹蠔带石,穴边时有蟹寻湫。云飞岩岫来龙聚,风送潮声入虎邱。景物无穷供眼界,一钩新月促归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