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良贵三江亭

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
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
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
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

作品评述

《和潘良贵三江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晋锡。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神襟百虑不容侵,
胜概乘閒偶访寻。
趺坐岂无观水术,
临流应有济川心。
敛将蓬岛溶溶气,
散作阳春字字金。
郢曲调高人寡和,
微生何敢缀雄吟。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思考。诗人通过观赏水景,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艺术和创作的理解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江亭上的景象和感受。诗的开头四句写道:“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诗人的心思敏锐,百感交集,不容任何纷扰之物侵扰。他在闲暇之时,抓住机会来到三江亭,寻找胜景和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则表达了诗人在三江亭上静坐观水的情景。他坐在那里,专注地观察水流的变化,体验其中的真谛。他相信在水的流动中,有治理江河的智慧和道理,也有涵养心灵的力量。

下一句“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描绘了诗人在观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他将自然景物与文字相结合,将观看到的景色转化为文字的形式,使之变得生动而有力。蓬岛的意象散发出迷人的气息,阳春的文字如金般闪耀。

最后两句“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谦逊和对历代大才子的敬仰。他觉得自己的才华有限,不敢与那些高人同流合污,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写出豪放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诗词推荐

不寄来南录,但传多景诗。长安分袂后,湘水寄书时。我欲归三径,君方闻四驰。未知回首地,宁有盍簪期。

寓舍莓苔合,春郊花草香。忽逢宁比料,欲语未能长。大阮为勿药,阿连欣对床。嗟予重多感,有弟各殊方。

祕苑群芳歇,仙橙瑞实黄。根非淮枳变,味冠禹苞尝。宫掌遥分露,卿云别护霜。金垂枝杪重,星隐叶中光。土效无偏色,天吹不断香。临观回羽葆,交荐停瑶觞。给客谁矜蜀,论都谩记穰。尧仁均异赐,休气满簪裳。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纲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银鞍玉镫黄金辔,广路长鸣增意气。富平公子韩王孙,求买倾家不知贵。芙蓉高阙北向开,金印紫绶从天来。路人回首无所见,流风瞥过惊浮埃。如何弃置归皁栈,踠足垂头困羁绊。精神惨澹筋骨羸,举目双晴犹璀璨。

背将踪迹向京师,出在先春入后时。落日灞桥飞雪里,已闻南院有看期。

玉马朝周从此辞,园陵寂寞对丰碑。千行宰树荆州道,暮雨萧萧闻子规。

经年不见意弥亲,来惬相思洗吏尘。陋邑苦难留上客,好山终是恋高人。同看腊底梅筠月,便想云间笋蕨春。此去书堂能几驿,诗筒莫惮往来频。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空斋孤枕积书间,清瘦怜君变旧颜。累少亦忧今日乱,病多应赖此身闲。朝辞邻友看花去,晚候家僮买药还。知是苦吟犹未废,水边深树掩柴门。

呼僮耕云种瑶树,斗挂青冥下风露。隔林野鹤不知寒,为我飞来复飞去。

仁以生为道,岂不在子孙。贤愚固难必,厥初同一原。无根不能生,有作斯可述。冈极垂统心,非禽岂无识。

昔迎留守萧丞相,今哭谈经戴侍中。一代高情无觅处,落花残日九原风。

千骑出重闉,岩祠净宇邻。映林沽酒斾,迎马献花人。艳日披江雾,香飚起路尘。韶华特明媚,不似远方春。

居士作层楼,不爱风花雪。待得野云收,只钓溪边月。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上遵周孔训,旁鉴

乌臼强知晓,譊譊鸣暗天。我事不须早,援衾且复眠。朝晖方聩聩,惨凛蔽清妍。且复待午景,负此檐间暄。

早计关防意敢{左牛右角},莫教露尽草头枯。芒寒甯戚讴歌怨,色自涪翁牧养图。露地相忘无践稼,县官虽巧不催租。时人欲识其中趣,山林巃嵷夜气苏。

苦泉羊,洛水浆。

赤日黄尘马倦行,石桥山店有官程。城头路尽千峰隔,袖里诗来两腋清。蝉杂柳风秋渐远,鹤翻松露夜还惊。欲知小吏将诗意,记取柴门剥啄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