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作品评述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朱栏碧瓦照山隈,
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
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
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
君家旧物岂须猜。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读书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社会地位的压迫。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金玉等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平凡。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现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朱栏碧瓦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次第开启,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读书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成富贵逼身来"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学成之后,社会对于学者的期待和要求也会更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将智慧和知识传承给下一代,以真正的田宅(指家园)来教育子女。

接下来的两句"金玉传家定粪灰"表达了物质财富和贵重物品的传承,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这种对物质和现实的思考,呼应了前两句对学识和教育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该轻易猜测和忽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于知识、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和洞察。《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照亮山隐,
竹简和牙签依次展开。
阅读并领悟了无数文章,
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
诗书教育儿女真正是财富,
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
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
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阅读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对个人的压力。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世俗性。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示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依次展开,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阅读不应该是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学识越深,社会对学者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财富是通过诗书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智慧,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如金玉等贵重物品。他通过"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表达了对物质和现实生活的审视,强调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

最后两句"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他认为家中的古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无需猜测它们的价值,而应当加以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知识、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流水绿萦砌,落花红堕枝。楼高喧乳燕,树密斗雏鹂。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忘机厌尘喧,浪迹

一枝昨夜雪中开,报道江南春信回。自与东君私有约,不须驿使寄将来。风姿端是飞琼侣,标格宜为弄玉媒。莫惜移尊来月下,要看疏影落金杯。

岁岁来宾似有期,此心非恋稻粱肥。不怜不带中原信,空对西风作字飞。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春余白发日萧萧,无复当年湖海豪。为吏应须长孙子,裁诗要及九牛腰。

新秋病骨顿成衰,不度溪桥半月来。无事闭门非左计,饶渠屐齿上青苔。

井灶萧条岁又残,呼童扫地具杯盘。村舂堪笑生涯俭,家祭方知拜起难。衲坏蒙头寒自若,烛烧见跋夜将阑。卧闻傩鼓咚过,不与诸孙作伴看。

要饮香津,唾尽稠黏。净华池、神水相兼。东西浇溉,上下抽添。便景星呈,明月正,太阳迟。渐入亨通,方识甘甜。器珍成,不用锤钤。闲中转寂,静里加恬。得住晴空,居物外,出山尖。

天下儒宗不世勋,履声今绝岂重闻。空余逸韵传流水,犹喜清风在此君。山倚孔祠分积翠,篆寻严濑挂香云。接花酬倡将三记,时拂尘篇见旧文。

宾主西游久,赓诗日日传。交情谁似此,与兴忽翩然。楚岸猿吟树,湘江月载船。我穷君更甚,相助愧无钱。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琱盘此日无遗远,品格妍媸敢自逃。

平生无远谋,一饱百念已。造物戏饥之,聊遣行万里。梁州在何处,飞蓬起孤垒。凭高望杜陵,烟树略可指。今朝忽梦破,跋马临漾水。此生均是客,处处皆可死。剑南亦何好,小憩聊尔尔。舟车有通涂,吾行良未止。

独步溪村午,时时一二家。绿波浮锦鸭,翠草点黄花。钓石临溪古,连山绕径斜。幽人吟未极,西日散平沙。

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雁边云暝。目力随天尽。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西风紧。乱沙成阵。故恼双蓬鬓。

巫山一何高,骀荡壶中春。玄猿莫遣上山去,偷饮仙浆醉搅人。

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已喜三士游,况遇金城辛。洧渊俯龙室,废台干白云。委径已就荒,九仞将遂湮。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登台与佳名,大笔书苍珉。占此泉石清,坐使草大春。诸公廊庙材,我期兹隐沦。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

旭日烟云殿,朝阳烛帝居。断霞生峻宇,通阁丽晴虚。流彩连朱槛,腾辉照绮疏。曈曨晨景里,明灭晓光初。户牖仙山近,轩楹凤翼舒。还如王母过,遥度五云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