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作品评述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朱栏碧瓦照山隈,
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
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
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
君家旧物岂须猜。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读书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社会地位的压迫。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金玉等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平凡。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现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朱栏碧瓦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次第开启,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读书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成富贵逼身来"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学成之后,社会对于学者的期待和要求也会更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将智慧和知识传承给下一代,以真正的田宅(指家园)来教育子女。

接下来的两句"金玉传家定粪灰"表达了物质财富和贵重物品的传承,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这种对物质和现实的思考,呼应了前两句对学识和教育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该轻易猜测和忽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于知识、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和洞察。《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照亮山隐,
竹简和牙签依次展开。
阅读并领悟了无数文章,
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
诗书教育儿女真正是财富,
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
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
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阅读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对个人的压力。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世俗性。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示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依次展开,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阅读不应该是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学识越深,社会对学者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财富是通过诗书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智慧,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如金玉等贵重物品。他通过"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表达了对物质和现实生活的审视,强调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

最后两句"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他认为家中的古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无需猜测它们的价值,而应当加以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知识、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同根一体都如梦,梦里惺惺眼又花。蝴蝶飞来过墙去,不知春色落谁家。

一门伯仲知谁似,四海文章正数君。何事与予如旧识,由来于世两相闻。闲官各喜光阴剩,胜地空多物色分。忽复翩然从此去,便应变化上青云。

临安有山插圆紫,公家松楸当峻峙。子胥涛江相向流,秦望横前为案几。众言北山绝雄胜,世当公相贵莫比。那知上帝赉良弼,岳灵孕秀初萌此。有山如是固有人,兹虽人为亦天理。公生尚少抱经纶,前无夔龙何独似。胸中五经通圣人,笔端三肛尊天子。富贵相寻蚤厌余,功名自会非所喜。

为说吟边事,曾陪讌笑频。自惭无韵者,敢对有名人。雨洗秦山晓,波明镜水春。匆匆还别去,芳草正如茵。

华顶星边出,真宜上士家。无人触床榻,满屋贮烟霞。坐卧临天井,晴明见海涯。禅馀石桥去,屐齿印松花。

千叶梅花雪满堤,都将春付海棠枝。幽禽飞上栏干立,此意人间几个知。

渺渺江舟雨满川,楼台烟霭幕愁边。春风邀勒梅都谢,夜雨淋浪柳尚妍。僧钵偶分蒲塞供,佛香时送水沉烟。佳时更拟携筇出,拾翠人归唤渡船。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膠还自煎。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鮎鱼缘。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庭户晓光中,帘幕秋光里。曲沼绮疏横,几处新妆洗。红脸露轻匀,翠袖风频倚。鸾鉴不须开,自有窗前水。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暗香都自著人来。

闻说池阳郡,初能曲突虞。学官如旧否,文选尚存无。鱼蟹江淮聚,桑雨雨露腴。物平仍酒贱,时佩翠微壶。

木钻钻盘石,辛勤四十年。一朝才见物,五色互呈妍。七魄憎阳盛,三彭恶命延。被他迷失却,叹息只潸然。阴阳曾作炭,造化亦分功。减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凡材难度世,神物自归空。惆怅流年速,看成白首翁。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霜後前林一向疏,丹枫落尽况黄梧。犯寒侵早看残菊,怕热平生不拥炉。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好诗排闼来寻我,一字何曾捻白须。

世间除我更谁穷,老去知心仅有公。玉局当年已无分,星沙今日更愁侬。饥乌绕树啼寒月,独雁辞群叫朔风。四斗官醪作供给,先生只此是遭逢。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遣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日薄霜清水见沙,水边偶到野人家。满阶风叶浑慵扫,为爱深红似落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