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作品评述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朱栏碧瓦照山隈,
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
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
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
君家旧物岂须猜。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读书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社会地位的压迫。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金玉等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平凡。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现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朱栏碧瓦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次第开启,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读书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成富贵逼身来"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学成之后,社会对于学者的期待和要求也会更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将智慧和知识传承给下一代,以真正的田宅(指家园)来教育子女。

接下来的两句"金玉传家定粪灰"表达了物质财富和贵重物品的传承,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这种对物质和现实的思考,呼应了前两句对学识和教育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该轻易猜测和忽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于知识、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和洞察。《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照亮山隐,
竹简和牙签依次展开。
阅读并领悟了无数文章,
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
诗书教育儿女真正是财富,
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
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
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阅读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对个人的压力。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世俗性。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示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依次展开,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阅读不应该是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学识越深,社会对学者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财富是通过诗书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智慧,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如金玉等贵重物品。他通过"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表达了对物质和现实生活的审视,强调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

最后两句"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他认为家中的古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无需猜测它们的价值,而应当加以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知识、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即以山为郭,坚完世所稀。云鸿应得度,塞马竟如归!陇雨耕时大,人烟战后微。年年禾与黍,养得骆驼肥!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

登堂方再月,已许庆丰年。偶继前贤迹,承流颇裕然。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三更露气满秋堂,秘诀新传食月芒。安得南楼三百尺,暂容老子据胡床。

烟笼远浦迷芳草,日照澄湖浸碧峰。幸有清樽堪酩酊,忍陪良友不从容。

穷秋菊荐香,小春格破萼。时卉互芳菲,荣悴异今昨。忆昔竞芳妍,徵逐困吟酌。老去厌浮华,雅志在林壑。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妙哉蔓葛。得托樛木。叶不云布。华不星烛。承侔卞和。质非荆璞。眷同尤良。用乏骥騄。

赤绂银章玉骨寒,焚香再拜泪汍澜。黄花郪县仍羞见,好月鄜州只独看。可是一生长客路,故应千古恨儒官。蚤知涉世元如此,悔不霜林斫钓竿。

后院落花人不到,黄鹂飞下石榴阴。

清净法身花药栏,眉毛刺倒须弥山。谁将玉笛传凄怨,吹过芦藂明月弯。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香销连理带,尘覆合欢杯。懒卧相思枕,愁吟夜起来。

得酒衰怀亦满觞,不禁花气逼人香。醒时忍见风吹尽,玉质温柔是故乡。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一滴不息,两滴三滴。滴滴沥沥,连朝至夕。变作滂沱勿奈何,山河大地衮风波。总不出衲僧喷嚏一激,直得云开日出。朗朗晴空吞八极,若还依旧水漉漉,浑家飘堕罗刹国。稽首释迦,南无弥勒。能救世间苦,观音妙智力。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小有洞中长住客,大罗天下后来仙。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