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作品评述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陌凄风战齿牙,
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
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
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
冰下寒鱼渐可叉。

中文译文:
在九条大街上,凄凉的风在战栗,牙齿咬紧。
银杯随着马车飞驰。
我知道自己不如坚固的玉石,
但我能够开出短暂的花朵。

喝酒之后,强迫自己欢乐,但忧愁依然存在。
我闭门不出,不知定居于何家。
台前的阳光温暖,你应该珍爱。
冰下的寒鱼逐渐可被捕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九条大街上的凄凉景象,凛冽的风使人感到寒冷,牙齿紧咬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挣扎。银杯逐马带随车,形象地描绘了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以及作者在其中的孤寂和迷茫。

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他自知不如坚固的玉石,但他仍然能够开出短暂的花朵,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短暂而有限的成就和价值的肯定。作者在这种矛盾中坦然接受自己的存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转瞬即逝的感叹。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饮酒来逃离内心的愁苦,追求片刻的欢愉。然而,他深知这种欢愉只是暂时的,忧愁仍然存在。他选择闭门不出,安静地躺在高卧之上,思考归属于何家,也可以理解为思考自己的人生归宿。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温暖和爱的渴望,阳光下的台前暖意让他感到安慰和希望,寒冷的冰下寒鱼逐渐可被捕捉,暗示着他对于温暖和爱的期待和希冀。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我和生命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人生矛盾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和感叹。苏轼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温暖和爱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山藏明月浦,树绕白云城。远想安亲后,秋风梦不惊。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远方三千里,发去悔不已。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巴东有巫山,窈窕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厥包锡贡三千春,为花著句曾无人。颗颗珠玑香万斛,薰蒸天地句风苹。充实先生诗兴发,韵严不数阳春雪。龙蛇一纸开天荒,琅然吟破夜光月。炯炯后皇嘉树中,精白任道言非空。秉心高洁寄清赏,世人只解歌春红。

石楠花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扉行。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铿戈甲声劳嘈。剜剜深脐脂焰焰,人皆数叹曰, 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膏销骨尽烟火死,长安城中贼毛起。城门四走公卿士,走劝刘虞作天子。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董逃人莫喜,胜负相环相枕倚,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

孔林黄玉花飞埃,一派渊源有自林。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闻声尽是缁帷客,见色无非古市槐。却讶文公迷圣户,不知灵钥有人开。

志高长说耻凫趋,岁晏园林恋隐居。陋巷自甘栖短褐,侯门终不曳长裾。夜吟雪屋冥搜句,春结烟蓑老钓渔。为我红尘偶为吏,近来还寄绝交书。

百二十日夏,日日无空缺。露柱带神通,灯笼呈丑拙。彻不彻,却来棒头为汝决。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别来一日似三秋。且喜花时可胜游。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酒,季子高丘。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回来也,

人来种杏不虚寻,彷佛庐山小径深。常向静中参大道,不因忙里庆清呤。愿随化雨之春泽,未许云间一片心。老我近来多肺疾,如另紫雪把烦襟。

楚水和烟海浪通,又擎杯锡去山东。道情虽拟攀孤鹤,诗业那堪至远公。梦入深云香雨滴,吟搜残雪石林空。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

论齿弟兄列,为邦前后差。十年方一见,此别复何嗟。极目故关道,伤心南浦花。少时相忆处,招手望行车。

泠泠双涧泻秋音,万齿溪头奏一琴。雨后更添猿鹤操,夜寒真是水龙吟。年光送尽从朝暮,律调含来自古今。借得许由当日耳,听频谁不为清心。

老大心虽懒,登临眼尚明。水流春后暖,楼迥晚来晴。翔集鸠无数,归飞雁一鸣。阑干成独倚,愁绝莫云平。

云阴低重玉花繁,独拥貂裘对一樽。不语佳宾是何物,古书名画满西轩。

芒鞋明日踏晴沙,肯学渠侬走狭斜。天井巷前休倦足,暗门城外把煎茶。暂同佛屋僧庖饭,徐访姚黄魏紫花。要及钱唐尚留钥,共揄吟袂缓归家。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