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汉南樊尚书

天下昔崩乱,大君识贤臣。
众木尽摇落,始见竹色真。
兵势走山岳,阳光潜埃尘。
心开玄女符,面缚清波人。
异俗既从化,浇风亦归淳。
自公理斯郡,寒谷皆变春。
旗影卷赤电,剑锋匣青鳞。
如何嵩高气,作镇楚水滨。
云镜忽开霁,孤光射无垠。
乃知寻常鉴,照影不照神。

作品评述

《献汉南樊尚书》是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时局的动荡和大君的明察,以及贤臣樊尚书的辨别能力和忠诚。

诗中用“众木尽摇落,始见竹色真”来形容天下的动荡,意味着在乱世中才能看清真正的贤臣。而“兵势走山岳,阳光潜埃尘”则描绘了战火纷飞的景象,表现了时局的紧张和不稳定。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樊尚书的杰出才干和忠诚。他象征着清波人,以心开玄女符,面缚清波人,说明他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理念付诸实践。此外,他的影响力也使得异俗从化,浇风归淳。

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讲述了樊尚书的影响力和功绩。他的出现像是镇压了敌对势力,令楚水滨恢复了平静。“云镜忽开霁,孤光射无垠”形容了樊尚书的光辉,他的智慧和忠诚犹如一束孤光。

通过这首诗,孟郊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贤臣的赞颂。通过描绘动荡的时局和樊尚书的才干和忠诚,诗人让读者领悟到了时代的重要性和贤臣的珍贵。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六年收一第,不特为荣身。殿下拜明主,堂前有老亲。衣冠新进士,湖海旧诗人。误入功名网,归来负钓纶。

生本不有,死亦无空。湖光晴潋滟,山色雨蒙泷。

此个散人姓谢。富贵荣华不藉。猛烈入玄门。修葺洞天台榭。台榭。台榭。自有花开不谢。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神是气兮气是命。神不外驰心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赖有云门老破师,一棒当时要打杀。人人尽道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帝奉太室,后备成之。帝养三宫,后志承之。德如财雎,盛如螽斯。宜君宜王,百工本支。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撒手行时无畦碍,更无一物可相随。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乱蕊晚迎晴日暗,疏枝迥映暮山长。萧然一榻安禅夜,细雨轻风为发香。

竹萌何处在,石笋眼中青。乞取分幽径,难忘玉笋廷。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是耶非耶莽谁识,乔林石庙常秋色。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部讯居人旨。千年遗恨保时伸,阳台愁绝如荒村。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都子新歌有性灵,一声格转已堪听。更听唱到嫦娥字,犹有樊家旧典刑。

老树半藤萝,野色入窗户。空明浮屋梁,萧爽发幽趣。晚凉进微风,平江泻烟露。露久山月来,蝉声发高树。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文风还正始,磊落有诸君。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譬如狸与虎,偶使并称文。终然不可及,困我力空勤。

可怜负薪子,误有廊庙志。出门欲何之,马拙车未试。

阑珊心绪,醉依绿琴相伴祝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张楚相从大泽乡,为忧时局刳肝肠。凤麟在野终罹网,燕雀何心尚处堂。未报秦庭人下殿,愁闻梁苑狱飞霜。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

地仙蜕骨归何许,独有梭花三四树。鹿头风月夜三更,老厖吠入青云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