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寄吴舍人兼呈徐子与》
拼音和注音
jì mén chūn jiǔ bié tóng páo , niàn wǒ fēng chén jiě pèi d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酒:春酒chūnjiǔ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同袍:1.袍,外衣。2.夫妻间的互称。3.泛称朋友、同年。
蓟门:即蓟丘。
佩刀:佩刀pèidāo腰间佩带的刀引佩刀自刺。——《汉书·李广苏建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蓟门春酒别同袍,念我风尘解佩刀。
楚客久无鹦鹉赋,舍人殊有凤凰毛。
书来月色漳河满,北望秋阴汉阙高。
行矣旧游还自爱,伟长今在白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