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四首

迷指不见月,两处大譊讹。
来叩普庵老,真心岂奈何。
除非君自肯,阳春白雪歌。
毛端如来识,言说用闲多。
情忘并想尽,不断这摩诃。

作品评述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迷指不见月,两处大譊讹。
无论如何追求,却无法真正看到月亮。在两个地方都存在着巨大的错误和误解。

来叩普庵老,真心岂奈何。
我前来拜访普庵老和尚,但真诚的心却遭遇了困难。

除非君自肯,阳春白雪歌。
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阳春白雪的美景也无法被歌颂。

毛端如来识,言说用闲多。
毛端如来的智慧是无穷的,但言语的运用却是琐碎的。

情忘并想尽,不断这摩诃。
忘却情感,并尽力思考,这才能超越世俗的迷惑。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追求真实和超脱尘世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述迷指不见月和大譊讹的情况,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真相和理解世界时所面临的困惑和障碍。他前来拜访普庵老和尚,希望能够得到真实的指导和启示,但却发现真心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满足。诗中提到阳春白雪的歌颂,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也暗示了除非内心真诚,否则无法体验和欣赏美好事物的真正意义。

诗中还提到毛端如来的智慧和言语的运用。毛端如来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智慧被认为是无限的,但诗中指出,言语的运用却是琐碎的,暗示了言语的局限性和表达的不完整性。

最后,诗人呼吁忘却情感并尽力思考,这样才能超越世俗的迷惑。这是对修行和追求内心解脱的一种倡导。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真实、智慧和内心解脱的追求,通过对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禅意和超脱世俗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白下长干何可见,风尘愁杀庾兰成。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东郊久不开,春风宜断绝。梅信岂得芳,何处香芬烈。徒令湖海士,借论古人杰。奈我贫病何,萧寺多积雪。终天不出门,图史欣罗列。欲上皇帝书,庙堂谁稷契。游鱼清且直,飞鹭远更洁。顾彼四轮车,御侮难结辙。一朝叩旅舍,问我来何说。再拜谢之子,我正如自拙。

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渔阳万里远,近于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良人昨日去,明日又不还。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罗巾今在手,日得随妾身。路尘如因飞,得上君车轮。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万井民庐接梵宫,鼓声悲壮丽谯雄。人民郛郭浑如旧,烟雨冥迷黯淡中。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郑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

山绕楼台出,谿通里閈斜。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题书报贾谊,此湿似长沙。

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简子似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义

巧妇口流血,辛勤非一朝。莠荼时补紩,风雨畏漂摇。所托树枝弱,而嗟巢室翘。周公诚自感,聊复赋鸱鴞。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

苍茫山口月西沈,潇洒新秋院落深。雨滴梧桐河汉淡,梦回犹记少年心。

珍木生奇亩,低枝拂梵宫。因开四界分,本自百花中。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君看药草喻,何减太阳功。

山巑屼,立屏幛。山上无花不见春,下山花落空惆怅。嫣香空后芳草萌,芳草萋萋愁更生。子规啼血不见花,春又别我天之涯。

烈火烹沸鼎梦游,梦回渐觉此身浮。坐忘三载蕉中鹿,卧护一帆天际舟。要识此心如止水,尽将尘迹送牢愁。荆溪莓藓青无羔,待与石亭三日留。

四山凝碧一江横,读书唐碑万感生。却想老仙明月夜,度香桥下听溪声。

少年读书处,寒夜冷无火。老来百事慵,炙背但空坐。眼昏愁细书,把卷惟恐卧。寒衣补故褐,家酿熟新糯。微微窗影斜,暧暧云阴过。昏然偶成寐,鼻息已无奈。儿童更笑呼,书册正前堕。衰懒今自由,不复问冬课。

酒腐於爵肉腐俎,担石之储我何有。陆居无屋江无船。谁人乞与买山钱。大梁千里森寒玉,琼茅桂栋营山麓。云涵雨沐谢天公,苦为贫人养黄犊。秋衣更续溪芙蓉,蝉腹龟肠欲御风。戏遣冰怀搜老语,食无烟火更玲珑。铜臭钱鸣总无恶,更换清贫终不诺。浊不能堪饥可忍,木强须撩天一哂。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