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漫斋壁

汉阴无械可容机,岁晚功名一衲衣。
槁木闲身随念懒,浮云幻事转头非。
三彭已罢庚申守,五鬼从教乙丑归。
富贵神仙两俱累,此心安处是真依。

作品评述

《题漫斋壁》

汉阴无械可容机,
岁晚功名一衲衣。
槁木闲身随念懒,
浮云幻事转头非。
三彭已罢庚申守,
五鬼从教乙丑归。
富贵神仙两俱累,
此心安处是真依。

中文译文:
在漫斋壁上题字:
汉阴无机械可以容纳,
年岁晚了,功名只有一件袈裟。
槁木闲置身随意懒散,
浮云虚幻的事情转瞬即逝。
三彭已经结束庚申之守,
五鬼催促乙丑归去。
富贵和神仙都是累赘,
只有在这颗心安定才是真正的依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范成大的作品,《题漫斋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和尘世荣华的疑惑和思考。

首句“汉阴无械可容机”,描述了汉阴(指古代汉阴县)没有容纳机械的地方,暗喻现实社会对于机械发明的排斥和限制。诗人觉得现实世界的局限性,无法容纳他的机智和才华。

接着诗人写道:“岁晚功名一衲衣”,年岁渐长,诗人对功名成就的追求逐渐淡化,认为唯有一件袈裟(指出家)才是真正的归宿。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疲倦和对修身养性的向往。

下面两句“槁木闲身随念懒,浮云幻事转头非”,表达了诗人的闲适态度和对于虚幻事物的冷眼旁观。槁木随意倚靠,身心懒散,诗人心境宁静从容。浮云象征一切虚幻的事物,转瞬即逝,不值得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三彭已罢庚申守,五鬼从教乙丑归”,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三彭指的是农历三伏天,庚申指的是庚申年,五鬼指的是农历五鬼节,乙丑指的是乙丑年。这些时光的过去与归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世事的淡泊。

最后两句“富贵神仙两俱累,此心安处是真依”,点明了诗人对于富贵和神仙境界的看法。诗人认为这些都是累赘,唯有心境安定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是对于内心和灵魂的追求,超越了物质和名利的束缚。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疲倦和对于内心安宁的向往。它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于虚幻《题漫斋壁》

汉阴无械可容机,
岁晚功名一衲衣。
槁木闲身随念懒,
浮云幻事转头非。
三彭已罢庚申守,
五鬼从教乙丑归。
富贵神仙两俱累,
此心安处是真依。

中文译文:
在漫斋壁上题字:
汉阴没有容纳机械的地方,
岁月晚了,功名只有一件袈裟。
槁木静静地陪伴着懒散的思绪,
浮云幻景一转头就不再存在。
三伏已过,庚申之守结束,
五鬼引领乙丑年归去。
富贵和神仙都是累赘,
只有在此心安定才是真正的依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范成大的作品,《题漫斋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与内心追求的思考和觉醒。

诗的开头写道“汉阴无械可容机”,意指汉阴地区没有容纳机械的条件,暗示着作者对世俗社会对于创新和机械发明的限制与排斥。随后一句“岁晚功名一衲衣”,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出家修行的向往,认为在晚年只有一件袈裟才是真正的归宿。

接下来的两句“槁木闲身随念懒,浮云幻事转头非”,描绘了作者闲散自在的心境和对虚妄事物的淡然态度。槁木代表静谧无为的状态,作者心随意动,懒散自由。而浮云和幻景都是转瞬即逝的,不值得追求。

随后的两句“三彭已罢庚申守,五鬼从教乙丑归”,描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世的变迁。三彭指的是三伏天,庚申守指的是庚申年的守岁,五鬼是农历节日五鬼节的意象,乙丑则指乙丑年。这些时光的结束和回归,展示了人生充满变化和无奈。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法预测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富贵神仙两俱累,此心安处是真依”,点明了作者对富贵与神仙境界的看法。作者认为这些都是累赘,只有心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是对内心和灵魂追求的体现,超越了物质和功名的束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疲惫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彰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裴回若留,灵其有喜。荐我声香,挹兹酒本。我祖在天,执道之纪。申佑无疆,奏神称礼。

几向余干觅介庵,骑鲸已去不容骖。流风付与南池主,何日约君相就谈。

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务国不务民,傥有安得用。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郡间思退隐,嘉致望云秋。旧客容谁访,新诗许我留。棋窗寒日短,琴幌夜灯幽。青琐无归梦,期憎话沃洲。

稍硬风头早已乖,更归暖处自沉埋。翻令千古成踪迹。枉吃罗山白饭来。

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穿花去。玉京人去无由驻。恁独坐、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

箭以羽行,破敌无颇。七札难穿,如游斜何。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茂材异等竟无闻,教耨明耕却有人。能旱能风须记取,汉家元气太宗仁。

橘柚生南国,幽林日匆蒨。上有嘉禽鸣,五色被余绚。彼美发华英,厥包待秋荐。根本当自持,无为风土变。

行喝也打,礼拜也打。临济大师,可知礼也。

髻中珠,只者是。如优昙花,时一现尔。坐断意根,方能侧耳。

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飏来笛,鸿逵翼去舟。

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秋雨凄凄,秋云黯黯。修成八万四千斧,不比寻常三五圆。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

天青云白十分晴,帆饱舟轻尽日行。江底鱼龙贪昼睡,淮南草木借秋声。好山缥缈何由住,华发萧条只自惊。莫怪时人笑疏嬾,宦情元不似诗情。

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晴窗展轴观图画,淡墨依然见古贤。

我与子桑友,既往雨弥旬。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趋新。东风无行迹,佳气满城闉。麦苗生陂陇,叹息不食陈。谁能裹饭来,定是寂寞人。一曲古流水,试拂弦上尘。古木少生意,轮囷卧河滨。惭愧桃与李,相随见阳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