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陈制垣

东皇妆就牡丹天,来献蓬莱不老仙。
耆旧喜增羊祜传,蛮夷欣问晋公年。
休怀苕水清风适,且醉檀溪绿草边。
原向衣冠图上看,银屏千岁映貂蝉。

作品评述

东皇妆到牡丹天,来献蓬莱不老仙。
老人喜欢增加羊祜传,蛮夷欣问晋公年。
休怀苕水清风到,而且醉檀溪绿草边。
原向衣帽图上看,银屏千年映貂蝉。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日日危亭凭曲栏,几层苍翠拥烟鬟。连朝策马冲云去,尽是亭中望处山。

官军闻说下扬州,梦里扶摇赋远游。天运未容人力胜,民心须顺物情求。遭逢丧乱生何补,见得升平死即休。沽取一壶花下酌,弟兄儿女笑相酬。

人间尘土苦嚣烦,林下风生六月寒。夜半酒醒方脱屐,日高眠起不簪冠。笑看游蚁巡危磴,静听闲花落古坛。老我自无轩冕意,寻常岂是傲时官?

平湖澹微云,小雨凉众卉。归怀重依依,把臂还亹亹。昔别念弥深,兹聚知复几。离觞不忍衔,清风在船尾。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

求仁亦多途,取近惟一路。内恕以及人,知君用心处。

当年闻奏雍门琴,话著池台泪满襟。何况今朝陵谷畔,池台无迹可追寻。

金桮玉酒沉寒水,青李来禽尚带生。不是此间无暑气,湖风吹取过临平。

山路访僧规已定,晓楼闻雨事还非。今年生日无人识,几度儿曹望我归。清茗半瓯浮雪乳,古香一剂炷烟霏。割牲酾酒贫难办,只待天晴浣虱衣。

九月山村已骤寒,看云殊怯倚阑干。一杯浊酒栽培睡,不觉春雷起鼻端。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会合都从戊巳家,金铅水汞莫须夸。只此物,结丹砂,反覆阴阳色转华。

蛟龙窟宅初无底,神禹难穷浅与深。好把凝流消息子,沛然为雨活丛林。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梅花开尽腊亦尽,春暖便如寒食天。气色半归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门船。文禽相并映短草,翠潋欲生浮嫩烟。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梁王捐馆后,枚叟过门时。有泪人还泣,无情雪不知。台亭留尽在,宾客散何之。唯有萧条雁,时来下故池。

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热不寒天。可怜时节堪相忆,何况无灯各早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