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出自先秦的《诸稽郢行成于吴》
拼音和注音
fū shēn xū 、 huá dēng , jiǎn fú wú guó zhī shì yú jiǎ bīng , ér wèi cháng yǒu suǒ cuò yě 。
翻译及意思
大夫文种献计说:“吴越谁存谁亡,只看天意如何,用不着打仗了。伍子胥和华登练出来的吴国士兵,从来没打过败仗,只要有一人精于射箭,就会有百人拉起弓弦练习。我们很难战胜他啊。凡是谋划一件事情,必须预见到成功才实行,决不可轻易拼命。君王不如保全兵力,严守阵地,用谦卑的言辞向吴国求和,让吴民高兴,让吴王的野心一天天膨胀。我们可由此占卜天意,果真天弃吴国,吴人定会答应议和,不把我国放在眼里,而放心大胆去中原争霸。等他百姓疲惫了,再遇上天灾歉收,我们稳稳当当去收拾残局,吴国就失去上天的保佑了。”
词语释义
有所: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甲兵:(书)(名)①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装备,旧时也作军事的代称:~之事|净洗~长不用。②披甲执锐的士卒:~不劳而天下服。
未尝:(副)①未曾;没有;不是:一夜~合眼。②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肯定的意思,表示一种较委婉的口气:这~不是一个办法。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恍惚有所闻耶?期汗漫而无夭阏兮,
出自:曹雪芹的《芙蓉女儿诔》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
出自:张玉娘的《兰雪集》
得令!兀那吴国军将听着:三将军分付,止放小姐一耩装鸾车,
出自:《杂剧·两军师隔江斗智》
轻楫浮吴国,繁霜下楚空。
出自:贾岛的《送董正字常州觐省》
堂堂吴国能陶甄,横来爵绶不次铨。
出自:唐桂芳的《黄君季伦下顾槐塘山中濒行具述院判相公天资高明识见超绝海内人士以之权衡轻重子不可不往谒之明日入城府巧不相值归而沉痾又复踰月辄陈鄙句谨候阍人以献》
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
出自:陈洵的《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
吴国馀台古,千年迹未磨。
出自:黄省曾的《夏日登吴王宫东道院一首》
吴国地遥江接海,洞庭春尽水如天。
出自:刘荣奎的《寄怀集唐八首(其三)》
勉强一麾吴国分,雍容五马浙江东。
出自:赵抃的《和前人有怀二首(其二)》
范蠡无西施,胡以破吴国。
出自:释智圆的《雪西施》
原诗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句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陲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晐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