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筝诗

披帷月底理鸣筝,哀调澄于镜里冰。
试使楚王闻一曲,可怜应不数安陵。

作品评述

《闻筝诗》是明代张玄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披开帷幕,月光洒在鸣筝之上,
悲伤的调子清澈如镜中的冰。
试着让楚王听一曲,
可怜的是,他应该不会记起安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披开帷帘,在月光下弹奏筝的情景。筝的声音哀怨悲伤,仿佛冰心一般清澈。作者试图让楚王听一曲,但他应该不会记起安陵之事。这首诗以音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寂寞和无奈。

赏析:
1. 音乐与情感交织:诗中的筝声是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筝的悲伤调子,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投射出来。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更富有感染力,读者可以通过音乐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2. 冷静与凄美并存:诗中使用了冰和镜两个意象,将悲伤的调子与清澈的冰进行了对比。冰代表着冷静和清澈,镜则象征着客观的反映。这种对比使得诗词在悲伤的同时,又透露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3. 安陵的遗忘:楚王在诗中被提及,安陵则暗示了楚王的陵墓。诗人试图让楚王听一曲,但他应该不会记起安陵。这种遗忘的象征意味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突出了人事如梦的无常和残酷。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诗人的孤独和遗忘使得诗词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鸮鸣夜沉沉,蛩语露泥泥。飞云带月来,投我襟袖裹。心自彻太虚,痱颣忽一洗。世念偿尽消,万法亦聊尔。

白頠出自吴女工,著来色与素体同。舞时偏向江渚宫,长袖拂起微有风。觞催管促四座中,揽裾徘徊惨曲终,玉阶夜寒零露浓。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宫墙。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栏干无夕阳。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万花如绣。淑景熏晴昼。一曲齐称千岁寿。欢拥两行红袖。当年西府横翔。急流稳上仙乡。笑阅石番溪日月,行看尚父鹰扬。

得一便须休,真空象外求。昭然宽世界,幻化似浮枢,秘隐玄中理,幽深事莫投。天涯无畔岸,宝月顺波流。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搴芳逐具般游岁,潭叟矜夸得圣童。睥睨神州换歌哭,荡摩彩笔烂虚空。九流匿腹雷声出,万象堆眉岳气通。老去求田尊健妇,傲予遯作富家翁。

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千首新诗千斛酒,管甚侯何齿。员峤波翻,瀛洲尘败,吾屐能销几。经丘寻壑,是他早计迟计。犹记辰已嗟嗟,故人贺我,且勉呼君起。五十不来来过二,方悟人言都戏。以我情怀,借公篇韵,恨不天为纸。余生一笑,不须邴曼容例。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六行班里身常下,九列符中事亦稀。市客惯曾赊贱药,家僮惊见著新衣。君今独得居山乐,应喜多时未办归。

飞鸿渺渺衬蒹葭,蓼岸红饶小穗花。此是秋光最佳处,江湖何处不思家。

笑谈终日任天真,和气春风自袭人。毕竟胸中无适莫,不妨一世总相亲。

东西南北数衢通,曾取江西径过东。今日更寻南去路,未秋应有北归鸿。

绮筵无处避梁尘,虞姹清歌日日新。来值渚亭花欲尽,一声留得满城春。

晴岚暖翠中岩寺,十二年间得再游。三笋龛深香不散,万松山拥雾人收。鹫峰付嘱虽常住,雁荡经行岂易求。欲识老师真面目,白云深处涧泉流。

月出山疑欲雪,夜凉天易成秋。老去还能觅句,兴来何必登楼。

我有数亩园,荒秽萦锄理。干戈何许久,生意困屠燬。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去年失短吕,培植乏驱使。今年得老杨,衰病更临起。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菁菁何所有,莴苣独牛耳。从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明明如古鉴,不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