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逢李十二衍(二首)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作品评述

《扬州逢李十二衍(二首)》是明代袁凯创作的诗词之一,描绘了诗人与李十二衍相逢的情景,并通过扬州的风雨与岁月的流转,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思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与子相逢俱少年,
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
风雨扬州共被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与李十二衍的相逢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回忆和思念之情。第一句“与子相逢俱少年”,表明诗人与李十二衍在年少时相遇,这里的“与子”可以指李十二衍,也可以泛指同龄人。他们共同度过了年少时光,交流心情,共同畅饮东吴城郭中的美酒。这里的“东吴城郭酒如川”形象地描绘了扬州城内繁盛的景象,酒意浓郁,意味着当时的豪情壮志。

然而,时光荏苒,第三句“如今白发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李十二衍已经年过半百,白发苍苍的感慨。岁月的流转带走了年轻的容颜,带来了人生的变迁和阅历的积累。这句诗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感叹。

最后一句“风雨扬州共被眠”将诗人和李十二衍在扬州的经历与扬州的风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风雨”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艰难和困苦,也可以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沧桑。他们共同经历了岁月的风雨,扬州的风雨也象征着他们共同的回忆和友情。最后的“共被眠”则意味着他们共同沉睡于扬州,表达了情感的深厚和不朽。

这首诗词通过对友情和时光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扬州的风雨和岁月的流转作为背景,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引发读者对生命的短暂和变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诗词推荐

胸中涵万象,江上漫怡情。突兀飞华屋,依微出化城。所欣逢岁有,此意乐时平。登览多新句,何须马槊横。

朔风凛高秋,黑雾翳白日。汉兵来伐胡,饮马长城窟。古来长城窟,中有战士骨。骨久化为泉,马来吃不得。闻说华山阳,水甘春草长。

秀汝清旴数舍中,系匏名谒竟难通。只知俗吏隆官业,不意高文有古风。朝请待趋天屏北,家园归省浙江东。远民利害闻应热,早晚嘉谋沃舜聪。

退食黄堂喜自公,不妨幽兴嘱芳丛。双旌不出閒春昼,大笔微吟缀祖风。老矣交朋今日少,飘然游宦异乡同。杖藜约我过南浦,贤圣时时为一中。

月生一,无角铁牛眠少室。月生二,赤脚波斯入闹市。月生三,冰生於水,青出於蓝。文殊堂里万菩萨,夜来尽向此中参。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古风。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近种鹿葱碧,初抽鹄觜黄。千年入风雅,一草寄纲常。澹日空阶影,余春宫佩香。此时忧正切,对尔可能忘。

倦行白雨翠云中,投宿禅房听晓钟。弹压山川诗未老,留连岩壑兴何浓。回看尘世频三叹,上彻天关更几重。径欲乘风此仙去,时时笙鹤下前峰。

江花迷望望,霜叶落纷纷。翠嶂明分烧,沧江远载云。聚舟应弭侮,营屋又屯军。欲遂平戎捷,须将旧砚焚。

鲁恶吴同姓,唐嫌肃抚军。仲尼讳不语,元结谤於文。子固当承佼,臣其可讪君。空令忠义士,叹息异吾闻。

有客叩我门,动色谈公侯。权门热於火,富贵可力求。我性不谐俗,素拙生计谋。苟求未必得,徒为君子羞。拂衣起谢客,夷然卧林丘。

南风薰燕麦,送子怅如何。迢递戎车役,凄凉横笛歌。天笼平野迥,山绕古关多。莫笑书生怯,能当曳落河。

山云乍展青油幕,檐雨齐白玉簪。多谢天公办丰岁,野人先拟粟盈甔。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紫锦红囊香满风,金鸾玉轼摇丁冬。沙鸥白羽翦晴碧,野桃红艳烧春空。芳草绵延锁平地,垄蝶双双舞幽翠。凤叶龙吟白日长,落花声底仙娥醉。

店舍总迢遥,山深转寂寥。看鸥临远水,下马过危桥。晴雪林间少,春风野外饶。此行为王事,旅食任萧条。

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连朝春雨涨平川。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同事多才饶我懒,乘闲纵饮郊园。髻花_侧醉巾偏。时丰容卒岁,游乐更明年。

山东一十馀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