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寺梅花

金溪有梅花矗矗,平生爱之看不足。
故人爱我如爱梅,来共寒窗伴幽独。
纷纷俗子何足云,眼看桃李醉红裙。
酒狂耳热仰天笑,不特恶我仍憎君。
但令梅花绕僧屋,梅里扶疏万竿竹。
相逢岁晚两依依,故人冰清我如玉。

作品评述

《金溪寺梅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汝愚。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金溪寺,梅花耸立,
我一生钟爱之,看不够。
故人像爱我一样爱梅花,
来与我共同陪伴寒窗和孤独。
纷纷那些世俗的人算什么,
他们眼看着桃花和李花醉人的红裙。
酒狂的人耳朵发热仰天而笑,
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讨厌我,还厌恶你。
只让梅花绕着僧房盛开,
梅林中有茂密的竹子。
相逢的岁月晚了,我们彼此依依不舍,
故人心如冰清,我如同玉一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金溪寺的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钟爱和对故人的深情。诗中,诗人称金溪梅花为"矗矗",形容其高耸挺拔,给人以豪迈之感。诗人表示自己对梅花的钟爱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永远无法看够。同时,诗人将故人的爱比喻为对梅花的爱,以此表达故人对自己的深情和陪伴。

诗中以对梅花和故人的赞美,对世俗的人和桃花、李花的嘲讽形成鲜明对比。纷纷的世俗人被诗人视为无足轻重的存在,他们只看重表面的华丽,而无法领悟梅花的高洁和淡雅。酒狂的人尽管耳朵发热、仰天大笑,却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讨厌诗人,还因为他厌恶其他人对梅花的浅薄态度。

诗的最后,诗人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只愿梅花绕着僧房盛开,显示了诗人对宁静和纯洁的向往。梅林中茂密的竹子,给人以幽静的感觉。相逢的岁月晚了,诗人和故人彼此依依不舍,诗人将故人的心比作冰清,将自己比作玉,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喜爱和珍视。

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和故人的赞美,以及对世俗和浮华的嘲讽,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纯洁、高洁和真挚情感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友谊和真爱的珍视和推崇。

作者介绍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执丧。汝愚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丧次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进右丞相。

赵汝愚的生平

  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孝宗乾道二年(1166),考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知信州、台州.改任江西转运判官,后入朝为吏部郎兼太子恃讲,迁秘书少监兼代给事中。淖熙八年(1181),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明年,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建军帅。后进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时羌族四处骚扰,汝愚以计分散其势力,始相安多年。孝宗赞扬他有文武全才。光宗接位,进为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1983年版《辞源》作绍兴,误)二年(1191)。召为吏部尚书.四年,升知枢密院事。五年,太上皇孝宗病死,子光宗向与父不和,称病不执丧礼。于是两宫隔绝,大臣累奏不复,迁延多日,朝野忧虑,左丞相留正称病他去,官僚几欲解散,人心益浮动。汝愚以国事为重,临危不惧,屋进两宫疏通,又与工部尚书赵彦边等密议,派知阁门事韩侂胄进宫禀请宪圣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并逼使光宗退位,拥其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嘉王恐负不手之名坚辞。汝愚劝道:“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忧乱,万一生变,将置太上皇于何地?”于是嘉王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命汝愚兼代参知政事,特进右丞相枢密使。推辞不就,并请召还留正,使续居相位,又荐朱熹待制经箍;召回外出之官员,以安定朝政。留正还朝,汝愚自请免兼职,改任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力辞再三,宁宗不允,遂与留正同心辅政、时外戚韩惋胄以拥戴定策有功,出入皇宫,渐见亲幸,居中用事,乘问争权。待制朱熹、吏部侍郎彭龟年,以韩侂胄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提出弹劾,未果。朱熹主张以厚赏酬劳,勿使干预朝政,而汝愚为人疏坦,不以为虑。侂胄遍植党羽,垄断言路。排斥贤良,汝愚势孤。天子更无所倚信。侂胄诬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于社稷,因而罢右丞相.以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国子祭酒李详、博士杨简,太府丞吕祖俭等,以汝愚勋劳卓著,精忠贯于天地.先后上疏挽留,太学生客人伏闸上书,皆遭贬斥。有人以汝愚“倡引伪徒,图为不轨”,诏谪宁远军节度副使,贬放永州(今湖南零陵)。汝愚怡然就道,对送行者说:“看侂胄用意,必欲杀我。我死,君等方可无事。”宁宗庆元二年(1196)正月,行至衡州,得病,为守臣钱鍪所窘,壬午日(2月20日)暴卒(《庆元党案>>什遂服药而卒)。宁宗开禧三年(1207).侂胄被诛,党禁渐解,尽复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理宗诏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义进封周王。有子九人。《宋史>)卷三九二有传。

  汝愚学务实用,常以司马光、范仲淹等自期。著有《忠定集》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等。

  洲钱赵氏,聚族而居,汝愚所得廪食常分与旗人,而自奉甚薄。虽贵为丞相,仍布衣蔬食. 乡人盛赞其清正贤能,故命其故巷为生贤里、巷东小桥为生贤桥,相沿至今。又于隔河梁代古刹柢园寺建赵忠定祠。祠后毁于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建,钱梦得为之撰《重建赵忠定公祠记》清光绪间(1875~1908)又重建。

诗词推荐

俊名参吏启,掾事补编堂。尽取黄金酒,重纡碧鹤裳。佐庖鲑菜厚,束帙秘厨香。认得公庭步,鬑鬚白皙郎。

清波晃荡荻花齐,徙倚衡门独杖藜。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凶年酒贵乡人醒,返照村空寡妇啼。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几见牡丹东海涯,暮年敢谓到京华。休论千品洛中谱,惊看百枝天上花。况有八珍来禁苑,更加双榼赐流霞。阖门饱暖聊同醉,稽首将何报宅家。

炉已开,炭未有,衲僧暖地且相守。忽然乞得火种来,切忌烧脚又烧手。

玉环忍弃马嵬坡,南内归来意若何。落尽梧桐秋雨夜,凄凉更比寿王多。

宾空后甲再经壬,香断金炉已七春。四十一年民父母,谁知今日帝乘云。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楼高二丈只三间,四面平畴绕海山。白水青秧开净练,碧峦苍巘拥妆鬟。静中始觉乾坤大,老去唯思岁月悭。但愿心田如此阔,一生到了得清闲。

金管多情恨解携,一声歌罢客如泥。江亭系马绿杨短,野岸维舟春草齐。帝子梦魂烟水阔,谢公诗思碧云低,风前不用频挥手,我有家山白日西。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协气所钟,嘉禾乃出。巴夔之山,亘连阡陌。或两其歧,或六其脊。惟是西门,近郊所植。六六同颍,函三为一。兹诚创见,图写漏逸。乃知人为,不逮天力。上方寅畏,摈华务实。臣不敢献,私志于室。采诗之官,汗青之笔。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日落潭水绿,松间闻子规。征途一万里,江月每相随。王事有程度,人心多险巇。周询庶有济,驱涉不知疲。

端阳正是独醒时,閒坐难忘一酒卮。有客似怜官况冷,山童日午送戎葵。

帐偃缨垂已有名,水边花外更分明。前贤可得轻词句,几变新声入郑声。

南北东西路,人生会不无。早曾依阁皂,又却上玄都。云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何期早相遇,乐共煮菖蒲。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衮衣赤舄我公归,共傒登庸翊政机。枫禁荐颁天语渥,薤歌我叹露华晞。真王未复青毡旧,亚保空馀紫诰辉。突兀麒麟图绘处,仰瞻遗像倍歔欷。

暗尘侵古镜,抱膝月台吟。大吕呼不出,小诗留至今。五言诗未下,什袭意何深。莫是推敲了,禅余自赏音。

赵普元为社稷臣,君臣鱼水更何人。难虚雪夜相逢意,海错犹堪佐酒巡。

泾水绀水深,古有神人潛。灵鲔煦春藻,微波漾幽澜。朝岑翳长岚,暮汛暖苍烟。回首宋康王,子今定何年。飞仙山高迈,遗踪落清渊。至今空山夜,泠泠琴上弦。西瞻晻霭中,霞光辉远天。何当驾长风,一睨泾水涟。

东南一境清心目,有此千峰插翠微。人在下方冲月上,鹤从高处破烟飞。岩深水落寒侵骨,门静花开色照衣。欲识蓬莱今便是,更于何处学忘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