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魏学洢的《读史杂述(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míng yuè zhào sì hǎi , rú hé zuò chóu t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如何:(代)怎么;怎么样:此事~解决?|结果~?
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原诗
女蜗五色石,用之堪补天。
石破天柱折,明月落长安。
龙子发未燥,奇绩凌齐桓。
明月照四海,如何坐愁叹。
短歌闷欲绝,敲碎黄金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