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大业由身济,中兴迈百王。
忧勤三纪治,寿考九龄长。
弃屣遗天下,乘云返帝乡。
典谟应不泯,奎画焕尧章。

作品评述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大业由身济,中兴迈百王。
忧勤三纪治,寿考九龄长。
弃屣遗天下,乘云返帝乡。
典谟应不泯,奎画焕尧章。

译文:
大业由皇帝自身来拯救,中兴超越了百位先王。
忧勤三纪治理,寿考到九龄之长。
放下凡事遗留给天下,乘坐云归到帝王之乡。
律法和谋略一直流传,才华犹如尧舜而熠熠生辉。

诗意:
这首诗是对宋高宗的颂词,称赞了他的治理功绩和智慧才能。首先提到大业,表示高宗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挽救天下,引领国家的复兴。接着提到他的治理之道,以勤勉和忧思为基础,使得国家得以繁荣昌盛。从九龄可以看出高宗已经年迈,但他一直坚守在国家治理的领导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一段讲高宗放下了尘世间的荣华富贵,带着他的智慧才能和道德准则归还帝王之乡,同时也展示了高宗治理国家的法度和谋略的卓越。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宋高宗治理国家的赞美和敬意。通过对高宗的称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功绩卓著的皇帝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寓思者和借物者的修辞手法,用"泯"、“焕"来形容典谟的传承和奎画的辉煌,使整篇诗颇具艺术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以忠孝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讴歌了忠臣智慧和高尚德行的传统美德。

诗词推荐

舟泊似差早,篙工爱酒坊。羊群归远陇,柳影恋斜阳。泽国人千里,暮霞天一方。茶多不思睡,渔唱听沧浪。

烹鱼得素书,欲读字半漫。上如说相思,下如祝加餐。

猛虎出白日,其欲未易量。人人有怒心,常惧不敢戕。壮士独何者,忿气裂怒肠。脱身拔剑去,奋跃如惊翔。虽挟必胜术,岂无邂逅伤。虎不食壮士,壮士自虎当。意贪众人完,岂暇为躯防。虎死众人惠,虎存忧一乡。果哉彼丈夫,赖有一剑将。使其无所操,未免伏道旁。有剑不刺虎,为谋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岁寒万本怯,表立苍官荣。相看琅玕碧,更对梅玉清。得能三友佳,来寿千载英。庆事未渠央,高标自天成。

乌石冈头踯躅红,东江柳色涨春风。物华人意曾相值,永日留连草莽中。

素韠方多难,丹砂傥一逢。勿疑蕉覆鹿,会见竹成龙。涧水远仍洁,岩花幽更浓。行行望仙宇,知在最高峰。

半路袖回攀佳手,一生才遂买山心。要知此老风流处,来向刘郎吟处吟。

贤行闻当世,尊隆异故常。每令夫结友,不为子求郎。夜月初沉海,姑星忽殒潢。临门亲祖祭,悲吹起修冈。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只欲问,为报

天子昔好武,儒臣皆讳文。谁能有胜具,不肯建奇勋。半世观行己,千年劝事君。底须登大耋,金印负前闻。

野菊日烂漫,秋风随分开。寒香与晚色,消受掌中杯。

晦庵无处著,泛宅又吴淞。载月初寻棹,看山不藉筇。听渠猿鹤怨,心喜鹭鸥逢。遥想题诗处,枫桥半夜钟。

嗟余投报乏琼瑰,目睇金园剩九回。篮轝媻姗两生举,定容元亮醉中来。

闻驻行春旆,中途赏物华。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只将沧海月,长压赤城霞。兴欲倾燕馆,欢终到习家。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楼迥波窥锦,窗虚日弄纱。锁门金了鸟,展障玉鸦叉。舞妙从兼楚,歌能莫杂巴。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刻烛当时忝,传杯

老龙卧苍海,千年抱明珠。神禹决淮泗,偃蹇不受驱。怒走崧岱顶,风雨撼八区。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蟠根蛰九地,融液如流酥。嶙峋脱支节,幽人拾肌肤。虹光夜穿屋,盎突明膏腴。芳薰渐凝渍,玄霜出冰壶,糅以丹凤髓,摹以青龟趺。捣以明月兔,曝之暘谷乌。或润似玉玦,或坚

不如知止。看尽世间无可喜。心热生风。王老门前问仲通、仲淹王通。六经如酒。一句中人仁者寿。仁道伊何。要处还他静处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