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俞彦的《画堂春.赠祝》
拼音和注音
huà táng chūn sè mǎn qú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画堂: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俞彦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原诗
画堂春色满氍毹。喜晴人意偏舒。
双成昨夜下清都。未返琼裾。
一任赤龙飞辔,会教青鸟传书。小仙人在五云居。
无限欢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