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转位

剑树刀山喝使摧,十波罗蜜印灵台。
光轮无尽奚边表,不是贪嗔根得来。

作品评述

《颂十玄谈·转位》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印肃所作。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剑树刀山喝使摧,
十波罗蜜印灵台。
光轮无尽奚边表,
不是贪嗔根得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境界,讲述了修行者通过戒除贪嗔痴执,获得心灵解脱的过程。

赏析:
这首诗词使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奇妙的修行图景。剑树和刀山象征着种种世俗的困扰和障碍,而“喝使摧”则显示了修行者以坚定的意志与之斗争。十波罗蜜印灵台指的是佛教中修行者通过十种修行境界获得的印记,意味着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接下来的两句“光轮无尽奚边表,不是贪嗔根得来”表达了修行者超越世俗之限制,进入无尽的光明境界。其中的“光轮”指的是佛教中的佛光,它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束缚,代表着智慧和解脱。诗词最后一句则强调了修行者获得心灵解脱并非通过贪欲和愤怒这些痴执的根源所得。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一幅超越尘世的修行之路。它呈现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解脱的理想境界,激发人们对于修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犹存巨镬记熙丰,翠蔼春深古路通。千百舂锄一株树,野田飞下雪花风。

退食黄堂喜自公,不妨幽兴嘱芳丛。双旌不出閒春昼,大笔微吟缀祖风。老矣交朋今日少,飘然游宦异乡同。杖藜约我过南浦,贤圣时时为一中。

笔端元有画中诗,写出三浯一段奇。追忆旧游如昨日,舣舟细看中兴碑。

畏隹于喁处处哗,先春吹出万林花。要看腊瑞三番白,宁许霜威十倍加。瓦陇未平俄淅沥,冰池难合漫槎牙。若嫌吾土山川暖,蜀客相逢尚可夸。

太湖与雁荡,相去二千里。六月吾几间,风雨一弹指。

五营河畔列旌旗,吹角鸣鼙日暮时。曾是信陵门下客,雨回相吊不胜悲。

东君无力破天悭,红紫遭时得志难。多可幸然风借暖,少恩伤是雨遗寒。云云无谓莺情沮,仆仆何之蝶意阑。烂赏未酬无愠见,计春之日限犹宽。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水曲桥平双燕语。密密层阴围乡*。梅姿不受暑光侵,携玉斧。迎仙女。为问乘鸾何处所。杯酒流行无尽处。绕膝花花前后舞。笙歌移□下蓬壶,天付与。凌云侣。京兆近来眉更妩。

老树十百围,赤日不满影。庙貌画鬼神,焰闪见光景。闾里颇惊动,豚壶日叩请。小巫口吟呀,祝奠屡折磬。安敢议翦伐,惟恐罹灾眚。乌雀不敢巢,繁阴实修整。岂有物所凭,阴奸设机穽。吾闻夏后氏,液金铸九鼎。窟穴尽发露,夔羊皆远屏。自从九鼎亡,草木亦有幸。

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东南船{左舟右览}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

旧诗不省作何言,新句无奇墨乱翻。要是云山通宿契,故将文字寄深论。

满空寒雨漫霏霏,去路云深锁翠微。牧竖远当烟草立,饥禽闲傍渚田飞。谁家树压红榴折,几处篱悬白菌肥。对此不堪乡外思,荷蓑遥羡钓人归。

家世无年事可知,况吾久矣叹吾衰。玉丸不住岁华老,铁砚未穿筋力疲。一笛跨牛终寂寞,万钱骑鹤两参差。年年此夕椒花颂,能费先生几首诗。

岘首一登眺,春城花草繁。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襄阳冠盖里,甲第敞朱轩。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草有清无俗,田生不用耘。菰花琱品字,荇叶缺钱文。出水浮难没,摇风净更芬。物情岂难状,作麽未前闻。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