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弇的《题韶州宣溪亭》
拼音和注音
bù dài zhè gū tí luò rì , zì rán lín jǐng yì qiān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日:(名)夕阳:~余晖。
自然: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鹧鸪:动物名。鸟纲鸠鸽目。体大如鸠,头顶暗紫赤色,背灰褐色。嘴红,腹部带黄色,脚深红。群栖地上,营巢于土穴中。
不待:不待bùdài不必,不用;不等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原诗
片帆西下泊江亭,风物萧疏惨暮程。
山色尚凝迁谪恨,溪流犹泻怨嗟声。
一朝逐客仙舟过,万古行人玉箸倾。
不待鹧鸪啼落日,自然临景易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