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萧冰崖梅花韵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作品评述

《次萧冰崖梅花韵》是宋代诗人赵希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中文译文:
冰的姿态如玉琢磨,无瑕可见,宛如净白无瑕的美人。竹林外溪边的住处是一个隐士的家。
如果牡丹花开得早,有谁会在风雪中欣赏梅花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描绘了梅花的高洁和坚强的品质,并通过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哲理。

诗的上半部分描述了梅花的美丽和纯洁。冰姿琼骨净无瑕,形容了梅花的姿态如同冰雪般洁白无瑕,琼骨代表梅花的骨架,表现出梅花的傲然和高洁。竹外溪边处士家,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幽雅的氛围。整个描写让人感受到梅花的纯粹和高雅。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对牡丹和梅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崇敬和赞美。牡丹是花中的名花,开放得早,而梅花则在寒冷的冬季中开放,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畏严寒的精神使得梅花更具特殊的意义。有谁风雪看梅花,表达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只有真正有眼力的人才能在风雪中欣赏到梅花的美丽。这里也借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坚强、顽强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梅花高洁、坚强的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人生哲理,告诫人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追求高尚的品格。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哲理的手法在宋代诗词中很常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态度。

诗词推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南北城高俯堑深,过帆猝猝倦登临。两山未远瓜洲渡,十里俄惊皂角林。坐想英灵犹炯炯,眼看祠庙独阴阴。塘村共说兴亡处,笑指东河血未沉。

多识名公与钜卿,也携贽卷到柴荆。神巫未易觇壶子,太卜安能筮屈平。且喜天网家有种,不忧日者传无名。村翁耄矣诗全退,同社诸人各善鸣。

析骸易子守孤城,六万惟馀四百人。生道杀民民不怨,千年庙食尚如新。

一年两蹈西山路,西山笑人应鲜语。胸中百解朱墨尘,两卷珠帘无半句。殷懃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

高丽条脱琱红玉,逻逤琵琶捻绿丝。蛛网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梦来时。

世上岂无千里马,能骑千里马何人。直须读书破万卷,始用子笔如有神。

今朝六月六,谷泉被气{上祝下土}。不是上天堂,便是入地狱

南经湘浦北扬州,别后风帆几度游。春酒谁家禁烂漫,野花何处最淹留。欲凭尺素边鸿懒,未定雕梁海燕愁。长短此行须入手,更饶君占一年秋。

世无良乐久,骥足谩驱驰。尚喜心无愧,渠忧人未知。尘埃浑眯目,魂梦识佳时。好在张仪舌,男儿讵可期。

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

长剑许烈士,寸心报知己。死者岂必知,我心元不死。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春雨满江城。汀洲春水生。更悲久雨似春酲。犹有一般天富贵,夜来雨、早来晴。年少总看灯。老来犹故情。便无灯、也自盈盈。说著春情谁不爱,今夜月、有人行。

青莲两两照山开,道是金仙手自栽。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

破氈吟雪拥清寒,有客虬髯急如疳。岁月苍茫千里暮,乾坤博大岁人闲。依乘自许风云际,邂逅相逢草泽间。西上月林春来半,白欧黄鹄看江山。

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朝观俯尧阶。宠拜新恩天上回。欢动边城十万户,民怀。荣见旌旗却再来。清晓敞铃斋,庭下鸣鼍绮宴开。红袖两行频捧劝,金□利市应销十二钗。

青入西山烟渺渺。天机只在菰蒲杪。风解冰澌融小沼。人静悄。一声何处啼山鸟。杖策寻芳逢野老。草芽柳眼明残照。归到圭塘还独钓。心事了。箫声缓和渔家傲。

十载九华边,归期尚渺然。秋风一乘传,更觉负林泉。

传街轧轧度车声,夹道翩翩共雁行。色养正须夸独乐,真廉何得似双清。便当坐进传吾道,何必求为身后名。大字已烦呵妙手,一犁依旧作胜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