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四首 韩太祝送游太山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
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作品评述

《和子由四首 韩太祝送游太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偶作郊原十日游,
未应回首厌笼囚。
但教尘土驱驰足,
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
更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
夜看金轮出九幽。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朋友韩太祝送行游太山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郊原游玩十日后的心情。他不愿回首过去的困境和束缚,希望尘土的驱散和云山的美景来回报自己的努力。诗人听说春天来临时会有人洗涤锦绣,他更希望自己能四处寻找名贵的菟裘,以享受春天的美好。然而,他遗憾的是朋友没有登上东封顶,无法在夜晚观赏到金轮从九幽山中升起的壮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苏轼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郊游的经历,表达了对束缚和拘禁的厌倦之情。他渴望尘土被驱散,期待云山的壮丽景色来回报他的努力和追求。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韩太祝的遗憾。诗人感叹朋友未能登上东封顶,错过了夜晚观赏金轮从九幽山升起的壮丽景象。这种遗憾和无奈也带有一丝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自由、美好生活和友情的向往,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思索。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嗣皇仁覆物昭苏,皋自陈谟鲧自吁。闻道诸公扶国论,须君左袒订邦诬。

君移棠树民皆喜,我住东郊却懒夸。拙性怕逢诗债主,病身愁见酒雠家。郢词温润如丝雨,蜀纸鲜明似绮霞。况是已经仙手和,点头空使角冠斜。

汀洲渺渺长,野牧纵牛羊。岛寺林间塔,溪船郭外樯。得诗真是画,闻酒忽能香。新屋谁家者,高楼四面凉。

超然堂上闲宾主。不受人间暑。冰盘围坐此州无。却有一瓶和露、玉芙蕖。亭亭风骨凉生牖。消尽尊中酒。酒阑明月转城西。照见纱巾藜杖、带香归。

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驿颜。指直不可握,终日缩袖间。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附火财须臾,揽辔复慨叹。恨不以此劳,为国戍玉关。

不是难提挈,行藏固有期。安身未得所,开口欲从谁。应物心无倦,当垆柄会持。莫将成废器,还有对樽时。

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职为尸禄本,官是受恩名。时态已相失,岁华徒自惊。西斋一卮酒,衰老与谁倾。

无端梅潦肆鸣渠,官舍萧条似僦居。把酒厌谈天下事,挑灯频读故人书。吏抄诗懒多讹字,僮治餐迟少嫩蔬。浊世炎蒸方郁郁,庭前新草不令除。

文星又转作郎星,晓握兰香上玉清。屹立太微东北角,是非时与上台争。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风动处,浮云揭。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媚柯攒仄倚春晖,封植宁同北枳移。台岭分霞争抱萼,蜀宫裁锦鬥缠枝。不忧轻露蒙时润,正恨炎风猎处危。把酒凭栏堪并赏,莫容私恨为披离。

共爱霅溪风物美,春来清可监须眉。苹生楚客将归日,花暖吴蚕始浴时。临水竹楼通市陌,跨桥云屋接川湄。画船载酒期君醉,已是无谋助翦夷。

积雨新晴耳目醒,长阶柳色静閒庭。已看桃萼胭脂湿,未有杨花雪片零。客路汝应怀稚子,家居吾亦念樵青。须知两地无百里,不用阳关肠断听。

出山已不辨东西,新径多岐失故蹊。源里飘红无杂树,村中戴白有遗黎。略加蕝识认来路,似有茅茨遥隔溪。太守渔郎两痴绝,自迷岂解指人迷。

君王劝驾一轻舟,惕履西江饱胜游。井邑诗书今化鲁,春秋盟会不书邹。诗中侯印知无分,笔下尊拳勿太遒。快读新章与神会,蠹关门掩梦经邱。

病中嫌雨又嫌晴,自是情怀未若平。两日雨多端不恶,市声洗尽只檐声。

兄弟相过看牡丹,牡丹看了看东园。攀翻花木来还去,九径还行十八番。

燕尽田园学亦荒,衰年无复梦张阳。起予节里心期合,及此年时脚力强。万古推迁陵谷变,几人登览姓名香。欲追奔逸惭驽蹇,始信人间有乘黄。

洪鳞每自藏深派,今朝钓得真奇怪。鼓棹惊波桑田改,三灾坏,恁时方称生涯在。

新浴振轻衣,满堂寒月色。主人有美酒,况是曾相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