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三愁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作品评述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三愁》是唐代诗人曹邺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离别亲人之后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译文如下:
离开家乡时尚未出现白发,而到了他人的城市却显得头发花白。每天早晨都望着滚滚江水,心中却不得入洛阳的灞水。

诗中的“别”意指离别,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离别家乡后的思念之情和对时间的感叹。诗人离开家乡时白发尚未生,而到了他人的城市,他的头发却已经花白了,这说明诗人在离别的岁月中经历了许多悲伤和痛苦。

诗人每天早晨都站在临川的江边,望着汹涌的江水,希望能找到一条通向洛阳的水路。然而,虽然江水奔流不息,但是却无法到达他渴望回去的洛阳,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出诗人深深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诗人的离别之痛、岁月之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达到心愿的沮丧与苦闷,都在这首诗中得以体现。通过对时间和离别的感慨,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共鸣,诗意深远,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曹邺,字业一作邺之,桂州人。登大中进士第,由天平幕府迁太常博士,歷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二卷。

诗词推荐

柳闇长廊合,花深小院开。苍头铺锦褥,皓腕捧银杯。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将军拄球杖,看按柘枝来。

览辉千仞高,君子思在治。朝阳如不鸣,敢言当自愧。

车尘蔽重城,俯首但闤阓。谁知达观亭,自与空阔对。青山接檐楹,白塔见云外。迢遥眼界净,妙处心境会。平生九垓期,洗耳听天籁。一为簿领缚,局促无可奈。每凭君家栏,旷若解铃釱。跻攀得遐瞩,顿觉天宇大。颇惭北山移,欲赋楚台快。泰然发天光,閒目了无碍。

恤饥共设三冬粥,稽首诸公。但愿家丰。些小慈悲米济穷。好那容。道心长在常行善,性命圆融。自是心通。缚马拎猿引虎龙。赴蓬宫。

老大头皮捉出官,转头重九又看看。莫愁客里黄花负,只恐尊前白日残。喜得赐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一问此孤高,苍苍欲上摩。有时临缥缈,尽日对嵯峨。绝底秋阴重,危层晚照多。无由从隐者,空自愧云萝。

古书时务了无关,却悔胸中万卷蟠。尚可追陪鸥鸟社,安能生死蠹鱼间。毁言自叹今销骨,戆草谁怜昔犯颜。圣主恩深臣命薄,黄冠结裹季真还。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锦水双龙,鞭风驾霆,来游璧池。有一龙跃出,精神电烨,一龙战退,鳞甲天飞。一样轩拏,殊途升蛰,造化真同戏小儿。时人眼,总羡他腾踏,笑我卑栖。促装且恁西归。信自古功名各有时。但而今莫问,谁强谁弱,只争些时节,来速来迟。无地楼台,有官鼎鼐,命到亨通事事宜。三年里

水落洲渚阔,天寒风雪微。自云排序下,聚隔与沙依。饥啄荐苇根,何时稻粱肥。

来朝匹马萧萧去,且醉芳卮。明夜天涯。浅酌低吟欲殢谁。归来应过重阳也,菊有残枝。纤手重携。未必秋香一夜衰。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昔去候温凉,秋山满楚乡。今来从辟命,春物遍涔阳。岳石挂海雪,野枫堆渚樯。若寻吾祖宅,寂寞在潇湘。

节物随时换,朱明斗转杓。波肥溪鱮壮,风暖谷莺娇。青草溪头岸,红栏水际桥。怀人无数舍,我欲致书招。

从初得得便风流。降伏龟蛇住定州。千日丹成永永收。好因由。自在逍遥万事休。

矫矫虎臣,捍城於并。殚其智力,为国长城。攻逾两时,敌不能乘。无食无援,百雉乃倾。负像赴水,义不苟生。大节卓伟,千载光明。

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衔冤昔痛,赠典今荣。享灵有秩,奉乐以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