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方丈后聚仙亭

高敞山斋立乳巅,飘飖云驭聚群仙。
百灵听讲开坛夜,大法将临报语宣。

作品评述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方丈后聚仙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为无名氏。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高耸的山斋,云彩飘荡,群仙聚集的景象。在夜晚,百灵鸟聆听讲道,大法即将降临,传达教义。

这首诗以神秘的仙境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斋、云彩和群仙的聚集,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山斋高耸于乳巅,意味着高人隐居于山巅之上,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云彩飘荡,象征着仙境的神秘和变幻不定。群仙的聚集更凸显了这个仙境的神奇和灵动之处。

诗中提到的百灵听讲开坛夜,大法将临报语宣,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仪式即将进行。百灵鸟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其聆听讲道的情景,暗示了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场合。大法的降临代表着智慧和教诲的传递,报语宣则暗示了重要的信息将要被传达给众人。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仙境的渴望和神秘力量的崇拜。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秘仪式,创造出一种超越凡尘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诗意。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神秘超脱的意境和写景手法的运用。通过描绘山斋、云彩和群仙的聚集,作者创造了一个虚幻而神奇的仙境,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和神秘的力量。同时,诗中的仪式场景和大法的降临,给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增添了仪式感和神秘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和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超凡力量和神秘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神秘与超脱,领略到诗人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夕阳花木丹青活,烟月山林水墨昏。碧缕倦飞萦宝鼎,红波惊涨溢金樽。掀髯醉接君谟笔,击缶吟招子美魂。因逐尚方双舄至,亦随桃李入春园。

佛祖从来不奈伊,满头明月去还归。虽然六户无亲识,今古何曾更间违。

玉垒云浮五十秋,关西虓将勇无俦。三吴甑堕犹坚守,八柱唇亡不耐愁。沪水捷收劳骠褭,夔门机伏失兜鍪。吾君不负吾宁死,遗恨谁怜快敌雠。

琅玕衣袂竹方床,热恼肝脾顿得凉。谁送苕溪来枕畔,轻裘短棹水云乡。

破艇争划忽罢喧,野童村女闯篱边。令人说著苏堤路,花满清明画鼓船。

宦游只欲赋归休。花为解离愁。看取星星潘鬓,花应羞上人头。武陵流水,桃源路远,空误渔舟。把住春光一醉,从教风叶悲秋。

妙龄才气压同升,谈笑端能却五兵。况复锦囊新且丽,粲如春树万枝荣。

相逢打鼓弄琵琶,须是还他两会家。曲罢不知何处去,夕阳斜映暮天霞。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帝里春光正,葱茏喜气浮。锦铺仙禁侧,镜写曲江头。红萼开萧阁,黄丝拂御楼。千门歌吹动,九陌绮罗游。日近风先满,仁深泽共流。应非憔悴质,辛苦在神州。

兹山非峻极,名不载图谱。投策一攀跻,未觉病腰膂。苍松带寒日,交阴层窣堵。俨然黄面师,粉绘色已古。我贪五斗米,磬折向儿乳。复著鞍马劳,疲筋剧笞楚。此身异金石,能涉几寒暑。诛茅结圆庐,宴坐此其所。清心日焚诵,庶拔未来苦。望尘彼何人,碌碌安足数。

犬吠双岩碧树间,主人朝出半开关。汤师阁上留诗别,杜叟桥边载酒还。栎坞炭烟晴过岭,蓼村渔火夜移湾。故乡芜没兵戈后,凭向溪南买一山。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老奴昔逐我西东,捷似猿猱跳绝峰。今日道旁扶一拐,汝公安得不龙钟。

黄昏澹烟晴,风健香骨透。炼金呈赤心,山月惜孤瘦。

高皇一马化龙日,临轩策士谁第一。玉山山下汪端明,年财十八第一人。圣上来年集英殿,黄繖中央横玉案。何人再续老尚书,禾水左家千里驹。春秋三傅贮胸臆,买纸待傅晁董策。君才盍与汪相先,君年更少汪两年。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水月拈来作者殊,东西南北谩区区。也知金粟李居士,端坐重城笑老卢。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碁避。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林屋。武荣贾客来洛阳,手携尺书叩岩谷。觌面亲逢吕洞宾,有眼不辨郑文叔。功成行满欲度人,酬之遗以半升粟。岂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谷。先嗔后喜来重寻,痴心才动隔山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